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最近几年我国的医疗纠纷案件居高不下且有逐年增长的态势,医务人员的从业环境相对恶化,医患关系逐渐紧张,如何减少医疗纠纷案件的发生和构建和谐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对山东省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妇产科发生的医疗纠纷案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妇产科医疗纠纷的特点及争议环节,探讨改善医疗质量和服务,预防和缓解妇产科医疗纠纷的措施。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2010~2015.9)、万方数据库(2010~2015.9)、维普数据库(2010~2015.9)、Proquest、Medline等网上数据库收集到的国内外关于医疗纠纷的文献资料,以及结合山东省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妇产科医疗纠纷的相关数据资料。本研究主要对山东省某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147例妇产科医疗纠纷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医疗纠纷的分布情况、同期出院人数、同期床位周转次数、患者年龄、发生争议的环节以及医疗纠纷解决方式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上述各个数据与发生医疗纠纷案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该医院2005年至2014年院内投诉及法院新起诉案件有147例,该医院妇产科医疗纠纷的平均发生率为0.84/万。住院期间的医疗纠纷明显多于门诊(91.16% vs 8.84%);被投诉对象中,医生占127例,比例为86.4%,护士占8例,比例为5.44%,物业、后勤等其它人员占14例,比例为9.52%,其中医生是被投诉最多的对象;纠纷争议环节主要集中在“诊治”(34.69%)及“手术相关”(31.97%)方面;在存有争议的医疗损害方面,因死亡(9.52%)、手术损伤(8.16%)、知情同意权(6.80%)引起的争议发生频次最高;医疗纠纷解决方式主要采取协商(87.76%)和诉讼(10.88%)的方式。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患者因素、医院因素和社会因素。结论: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住院部的医疗服务;患者的年龄是医疗纠纷的影响因素,年龄越低则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程度越高;医生的执业能力和业务水平越低,则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程度越高;病房床位周转次数越多,则发生医疗纠纷的风险程度越高。医疗工作者的诊治、手术操作、沟通告知、服务态度、管理等是医疗纠纷的争议的主要环节,其中以诊治、手术操作对医疗纠纷的争议影响较为显著。分析医疗纠纷存在的主要原因有:一个是患者的法律维权意识增强,患者缺乏相应的医学知识,患者医疗风险意识较低;二个是医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责任意识需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薄弱,医院管理机制有待完善;三个是社会媒体对医院医疗纠纷的过度宣传,国家卫生服务体制存在的缺陷,国家法律制度及医疗保险存在的不完善等等。妇产科作为医疗高风险学科,需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加强医疗安全及风险环节管理,重视患者健康宣教和风险告知,推进多元化纠纷防范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