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褪绿叶斑病毒与苏俄苹果互作寄主因子的鉴定及亚细胞定位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Apple chlorotic leaf spot virus,ACLSV)是苹果上危害最大的一类潜隐性病毒,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病毒单独侵染或与其它病毒混合侵染严重影响果树产量及果实品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在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能与ACLSV CP、MP互作的苏俄苹果寄主因子的基础上,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从中选取可能具有重要功能的寄主因子。利用酵母双杂交、Pull-down技术进行进一步互作验证。然后,对ACLSV功能基因CP、MP及互作寄主基因Malus15-1进行了亚细胞定位。本研究结果将为揭示寄主基因在ACLSV侵染过程中具有的生物学功能及两蛋白互作的意义奠定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验证了苏俄苹果寄主因子Malus15-1、Malus40-5与ACLSV CP、MP的互作。首先,构建带有完整寄主基因Malus4-1、Malus15-1、Malus40-5、Malus72-3、Malus 85-1、Malus86-1的酵母双杂交表达载体。然后,利用共转化法将诱饵载体p GBKT7-CP、p GBKT7-MP与带有上述6种寄主基因的酵母表达载体转化至酵母菌株Y2H gold中,将共转化产物涂布于四缺(SD/-Ade/-His/-Leu/-Trp/X-α-Gal)培养基上,观察酵母的生长及显色情况,验证寄主功能基因与寄主基因之间的互作。结果表明寄主因子Malus15-1、Malus40-5在四缺平板上菌落呈明显蓝色,证明CP、MP与寄主因子Malus15-1、Malus40-5互作。2.利用Pull-down技术验证了ACLSV CP、MP与寄主因子Malus15-1之间的相互作用。首先,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CP、p ET28a-MP、p ET28a-15-1和p ET28a-40-5,然后将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DE3)感受态细胞,并诱导表达目的蛋白。采用Pull-down方法,将洗脱产物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蛋白间的互作。结果表明,以CP为诱饵捕获Malus15-1蛋白,洗脱产物中有21.5 k Da、16 k Da两条明显条带;以MP蛋白为诱饵捕获Malus15-1蛋白,洗脱产物中有50.8 k Da、16 k Da两条条带,证明CP、MP与Malus15-1之间存在直接相互作用。同样分别以CP、MP为诱饵捕获Malus40-5蛋白,洗脱产物中仅有一条条带,证明CP、MP与Malus40-5蛋白之间无相互作用。3.揭示了ACLSV MP、CP及Malus15-1在本氏烟细胞中的定位情况。构建瞬时表达载体p Cam35s-gfp-CP、p Cam35s-gfp-MP及p Cam35s-gfp-15,利用液氮冻融法将重组载体转入农杆菌EHA105菌株,在供试本氏烟叶片下表皮注射农杆菌,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目的基因与GFP融合蛋白在本氏烟细胞中的定位情况:CP可能定位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MP可能定位于细胞质和(或)内质网上,Malus15-1可能定位于细胞质中。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患者共有40例,A组患者使用米非司
目的:探讨口腔根管治疗急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7月就诊于我院口腔科的35例采用口腔根管治疗的急性牙髓炎患者(即根管治疗组),与同期35例采用常规药物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效果.方法:于2016年8月到2017年1月间,在我院选择120例疑似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经阴道超声诊
根结线虫病是影响设施蔬菜产量和质量的主要病虫害之一,每年都给我国设施蔬菜的生产造成很严重的损失。虽然化学药剂的施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其长期和不当使用给人类和环境
当信息技术开始深入到各个领域的今天,对于医院的统计工作来说,效率明显得以提升,因为当前统计工作的开展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人工统计模式已经开始转变为自动化信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效果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52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