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互联网中有着大量的服务,如何快速的找到服务取决于寻址系统的设计与路由算法的选取。而现有的寻址系统多是采用分布式结构模型,最常用的是树形拓扑结构(如DNS)和扁平结构,这两种拓扑各有优缺点。树形结构最大的好处是分级管理,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和很好的扩展性,但是根节点容易构成瓶颈,造成通信堵塞;而扁平形结构是采用集中相应服务请求,安全性问题易解决,但是不易于实现访问分布。这些寻址系统主要是针对服务的位置进行查找,没有对服务本身进行查找,一旦服务的位置变化,寻址也就相应中断,而身份位置相分离的思想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主流思想。
在基于服务计算的未来网络架构下,本文将服务本身作为查找对象,根据身份与位置相分离的思想,将服务的名字标识和位置标识当成是两个不同的实体,提出一种对网络中服务名字进行定义的方法,并对服务名称合理性进行验证,将服务名字经过分段哈希处理之后得到的UID值用于对服务位置的查找。并结合P2P对等网络思想设计出一种树形结构和扁平结构相结合的寻址系统,根据chord模型提出了一个类chord寻址算法,结合二分法查找思想对注册中心节点进行查找,并通过服务的身份标识找到服务的位置标识。论文主要工作如下:
①服务命名设计与验证
在身份位置相分离原则下对网络中服务进行命名定义,以服务名字六元组和服务提供商一起组成服务名字,再通过分段哈希得到域内唯一标识符,以便查询时能够很快的查找到相应的服务以及服务所对应的IP地址。通过极值法对哈希函数的位数进行验证,通过概率方法对所选用的哈希函数的冲突率进行验证,结果说明本文中所选用的哈希函数是有效的。
②寻址架构设计
结合P2P中对等网络的思想,将每一个注册中心主节点都看作类似于P2P网络中的节点,彼此是相互对等的关系。我们采用改进后的chord算法来作为节点间的路由算法,通过仿真来实现寻址过程。
③Chord算法改进与效率验证
结合经典chord和二分法提出了折半查找算法,通过P2Psim仿真软件对折半查找算法进行验证,通过节点数的增长来验证新算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