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证券分析师作为资本市场中的的重要信息中介,其行为也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上市公司与投资者之间信息沟通的桥梁,分析师能够发掘与分析公司的信息,有助于上市公司信息的披露,也有利于加深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了解,降低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加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资本市场的良好运行。但另外一方面分析师在发展过程由于受到自身能力的限制或者相关利益冲突,也会产生一些行为偏差,本文关注的是分析师在预测过程中存在的羊群行为以及羊群行为产生的经济后果。羊群行为是一种特殊的从众行为,表现为在市场中信息不确定的情况下,投资者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忽略自己的私有信息,产生模仿他人的决策行为。本文在回顾大量相关文献后发现,诸多学者均对羊群行为有一定的研究,但主要集中于机构投资者的羊群行为以及个人投资者的羊群行为,并证实了证券市场中的羊群行为会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然而现有的学术成果却较少的涉及对分析师羊群行为及其对股票市场影响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2003-2017年的中国A股所有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股价同步性作为衡量股票市场信息效率的指标,基于非平衡面板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分析师的羊群行为是否会加剧股价的同步性,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投资者情绪这两个变量与分析师羊群行为的交互作用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分析师羊群行为与股价同步性显著正相关,即分析师的一致预测行为比例越高,会减少和延迟公司的特质信息融入股价,增加股价的同步性;(2)机构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减弱分析师羊群行为与股价同步性的正相关关系,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增加能够帮助公司特质信息融入股价;(3)投资者情绪会加深分析师羊群行为与股价同步性的正相关关系,进一步降低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这些结果表明,我国的分析师羊群行为是由于其忽略私有信息一味模仿他人的“真羊群行为”,而不是基于一致信息作出相同预测的“伪羊群行为”。因此,本文从加强分析师队伍人才建设、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和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使分析师能够有效的发挥其信息中介作用,降低股价同步性,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