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农产品比较优势与农业结构优化研究

来源 :沈阳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gzheng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比较优势理论和农业结构优化内涵为依据,以延边州及其所属8个县市68个乡镇的主要种植业和饲养业,共14种产品的生产比较优势为考察对象,利用国内资源成本系数法和综合优势指数法,立足全国和吉林省,从延边州、县市和乡镇三个层次,对延边州农产品比较优势的品种、地区差异以及专业化协调性进行分析。在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延边州实际,如农产品市场供求状况、农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政策条件等,提出了延边州农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方向,进行了生产布局规划。最后,阐述了延边州农业结构优化的基本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首先,归纳探讨了农业比较优势与农业结构优化基本理论。在对相关理论问题进行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证了农业比较优势与农业结构优化的关系,为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其次,在实证分析延边州和州内所属各县市及乡镇14种农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品种差异和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利用相对优势模型分析了不同地区内的各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品种和地区差异,提出了各地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及调整品种排序。这有助于在不同区内全面把握农产品的生产比较优势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农业结构优化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主要是在分析结构特点、并结合生产规模结构分析农产品生产是否与各地相对优势相符合的基础上,利用结构相似系数对延边州农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了总体判断。 第四,在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农业横向结构分析近年来延边州农业生产结构变动特点表明:①种植业比重较高,但有下降趋势;林业比重明显的高,同时呈快速上升的趋势;牧业产值比重低;渔业比重虽小等四大特点。②延边州农业生产安排基本与各地区相对优势相符合。但是,通过结构相似系数分析,发现延边州农业生产结构正由高度“同构”开始,走向“趋异”。 第五,从农业结构内涵出发,逐层次进行分析表明,延边州农业结构存在着部门结构不协调、各业内部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优质率低、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滞后、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而,解析形成原因,并分析了目前农业结构状况对农业和农村及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六,为了考察农业结构“趋异”的变动是否走向合理,通过进一步对延边州农产品比较优势与专业化变动协调性分析的实证分析表明,各地农产品生产总体上与当地专业化变动发展趋势符合,并分析出生产专业化与比较优势相协调的农产品的品种与地区,为进一步调整优化布局奠定了基础。但是,分析中发现,目前仍然存在农产品生产专业化发展方向同当地比较优势变动相“背离”的现象,并分析形成的原因认为:农民在农产品选择上,绝对优势较相对优势易于发现;市场价格的经常波动,使农民结构无所适从;市场上什么卖价好,就生产什么。为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第七,在比较优势分析的基础上,主要是在吉林省及全国背景下详细分析了延边州农产品的市场供求情况,为下文农业结构优化方向的提出奠定基础。 第八,在各地农业结构调整方案及调整品种排序基础上,结合市场供求状况、结构现状、资源优势、基础条件以及延边州农业发展政策等诸多方面,再依照农业结构优化原则提出了延边州农业结构优化的具体方向,主要包括:①大力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特产业和畜牧业。②优化各业结构。种植业重点发展有机水稻、绿色大米、高优大豆、烤烟、亚麻。畜牧业重点发展牛、羊等饲草家畜养殖。特产业重点发展中药材、食用菌、野生山珍食品。③调整和优化作物品种、品质结构。④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⑤发展外向型经济。进而,提出延边州农业结构优化应按比较优势建设与山区半山区、河谷平原区、城郊区适应的三个特色经济带,并布局了每个经济带需要培育的主导产业。 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研究提出了延边州农业结构优化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及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一、出发是为了回归rn40年来他似乎一直在家乡的阳光下前行rn40年前林家阳背着行李离开了家乡,从此开始求学和教育工作之路.一路上坎坷颠簸,但在家乡培植出来的执着与想象,始
期刊
《设计》:之前做雕塑的经验对产品设计有哪些影响?rn郑戎颖:做雕塑的经验对产品设计的影响很大.最深的影响是审美上的影响,但审美在某种层面上属于见仁见智.最显而易见的影响
期刊
目的 通过RNA干扰和基因转染技术,研究沉默PAX2基因对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将PAX2-siRNA转染至UUO大鼠肾脏被膜下,将64只幼年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NC)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