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创新已成为各国谋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也早在十一五时期就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特别是在当前出口不振、投资失速的背景下,创新被视为经济新常态最重要的动力来源,政府和产业界均对其寄予厚望,投入大量资源以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投入是否获得了应有成果,创新活动的效率如何,是值得关注的统计问题。 创新是从新产品、新工艺、研究、开发到首次商业化利用的全过程。按照《奥斯陆手册》定义,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工艺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每种创新的内涵不同,在测度效率时通常使用不同的指标体系,其中前两种创新的研究历史较为悠久,统计指标较为完备,故本文仅对其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具体的测度方法为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本文使用DEA中的BCC模型,对我国30个省份2003-2014年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并利用SFA方法,对影响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政府支持、劳动者素质和基础设施对创新效率的发展有促进作用,金融机构对创新效率的影响有待提高,而技术市场对创新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面作用。 另外,虽然现有的统计体系难以反映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但这两种创新往往是服务业中最重要的创新类型,故本文以案例分析形式,对这两种创新的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阐述,通过分析四川海底捞餐饮股份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发现海底捞的成功归结于两点:一是打造个性化服务和企业文化,二是优化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