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呼伦贝尔草原是世界闻名的草原,一直以来备受国内外重视和关注,不少学者从生产、生态、生活等多方面对其展开了研究。本文以矿物元素为研究切入点,探讨了刈割和放牧(包括休牧)对呼伦贝尔草原“土-草-畜”间矿物营养元素的影响。通过野外调研和定点试验相结合,较为全面地分析了矿物元素分布特点、牧草和绵羊对元素的利用效率以及影响矿物元素变化的机制等,旨在为呼伦贝尔草原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论如下:1.呼伦贝尔草原土壤和植物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差异较大,均表现为中等程度的变异。不同种类植物中矿物元素含量以及植物对土壤中矿物元素的吸收能力各不一样。草原植物中矿物元素供给量与家畜需要量之间存在差异,部分元素可能无法满足家畜的营养需要。相比刈割利用,放牧利用的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含量较高。2.对草甸草原进行研究发现,土壤中Mg、Mn和Zn含量随草原生长季推移逐渐下降,而Ca含量维持稳定。羊草和无芒雀麦对矿物元素的吸收效率随生长季波动,矿物元素在牧草根、茎、叶中的分布及转移效率也均不断变化。牧草中矿物元素含量随季节改变而变化,在草地上维持适当比例的优质杂类草有利于改善草地矿物元素水平。草地生长季期间,绵羊血液中Ca和羊毛中Zn含量稳定,而血液和羊毛中其余元素在放牧前后或随放牧时间推移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3.刈割和放牧在短期内对土壤p H值、容重、含水量、矿物元素总量和有效含量影响不大,但均改变了草地地上生物量、群落结构等,且提高了草地牧草中矿物元素的含量。草地牧草中矿物元素的变化与杂类草比例、无芒雀麦茎叶比呈正相关关系,与草地地上生物量、羊草比例呈负相关关系。舍饲条件下,绵羊对牧草中矿物元素的利用率变化较小,而放牧条件下环境和植物组成比较复杂,绵羊对矿物元素的利用率变化较大。4.不同休牧处理在短期内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矿物元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但对植物群落结构和优势牧草茎叶比产生了显著影响,这与每个阶段绵羊选择性采食有关。不同休牧下牧草矿物元素变化趋势相似,但是不同阶段下休牧对牧草矿物元素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持续放牧时绵羊从草地上摄入的矿物元素总量最大,而在第二个放牧阶段进行休牧处理的放牧方式下,绵羊从草地上摄入矿物元素的效率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