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比赛现场影像资料的观察,从技术层面上分析了本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前八名运动员的技术特征,总结其技术特点。通过对相关数据和结果的分析,对世界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推测,为男子单打竞技能力的提高,以及羽毛球运动更好的开展与普及,提供值得借鉴的理论参考。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6年里约奥运会羽毛球男子单打前八名运动员技术情况进行研究,总结出以下结论:1、进攻型球员多以主动进攻为主,无论前中后场,发球以及接发球都以网前小球为主,节奏变换较多,与防守型运动员接发球有一定的差异;网前的进攻频率较高,多以搓球、勾球、扑球技术为主,对运动员网前技术要求较高,中后场防守能力较一般。技术特点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较大。2、防守型球员多以防守反击为主,主要的比赛技术是以控制对手的比赛节奏为主,接发球节奏变换少,发球路线少,直接得分效率较低,往往要经过多拍后才能得分,对体能储备要求较高,比赛中中后场技术的使用率较高,防守能力较强。技术特点对比赛胜负的影响一般。3、攻防兼备型球员技术比较全面,通常以对手的技术特点来变换自己的进攻或防守方式,主要技术特征是“控网压底、以攻为主、攻防结合”体能储备充足,并且能够合理的运用自己的体能,控制失误和阅读比赛的能力较强。技术特点对比赛胜负的影响较大。4、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羽毛球男子单打比赛,运动员们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体能作为基础不同技术类型运动员在比赛中的体能储备与运用作为基础,做好打多拍多回合的思想准备,与此同时在扎实技术的基础上,减少不必要的跑动和失误,从而合理的安排自己的体能和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