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其康复治疗手段与一般的疾病治疗有一定区别,除了进行传统的药物治疗外,还需要辅以心理和社会层面的治疗。从医学上来看,对精神病患者的治疗一般分为三个阶段:急性期、稳定期、康复期。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自知力和意志力基本恢复,是最具有康复出院和回归社会的希望。但是,处于该阶段的患者心理状况极度复杂,自卑、抑郁、焦虑、羞耻感、绝望感等负向情绪丰富,而且社会功能退化明显,常出现沟通障碍、人际交往困难等非适应性行为,导致患者难以回归社会,即便回到社会也常因为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而返院。因此,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进行心理和社会层面的干预显得尤为必要。根据认知行为理论,人的情绪、行为与认知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错误的认知往往容易导致非适应性行为,而人的行为也可以在认知学习中获得改变。所以,针对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负向情绪和非适应性行为,需要从认知的角度切入。基于这样的背景,笔者以认知行为治疗为基本取向,设计了一份认知行为小组计划书,将小组工作方法应用于康复期精神病患者的康复过程。本小组计划书以武汉市Y医院的住院康复期精神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前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对患者的需求进行评估,发现患者主要存在以下5个问题:情绪障碍、自信心缺乏、社交困难、服药依从性差、住院依赖。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设计了六节小组活动,主题分别是:我们在一起、我的特点及优势、我的情绪与健康、我的人际关系、我的现状与未来、小组收获与告别,期望通过小组活动重塑患者的认知模式,帮助患者克服自我认识障碍,提升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同时,在认知治疗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学习参与和能力训练,帮助患者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和沟通技巧,从而达到利用认知改变行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