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需要建造更多的建筑物和构筑物,由于可供建筑的地面限制,一些地区工业厂房和住宅楼只能建在老采空区上方。有些大型工程又不得不穿越老采空区,比如一些大型的铁路工程。因此开展对老采空区场地建筑可行性研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人通过阅读大量中外期刊和文献,对地表移动预计理论和老采空区场地建筑可行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本人在撰写本论文时,在收集、研究矿区资料的基础上,确定了研究内容,制定了缜密的技术路线。根据地表变形监测数据,运用概率积分法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老采空区场地建筑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1、研究区场地平坦,地层复杂,煤层倾角大,地层中有断层发育。其中不同时间开采的老采空区交错分布、相互影响。煤层开采完成后,在矿区的老采空区按走向和倾向主断面布设两横一纵监测线,两条横向监测线平均间距为50m,三条监测线上能够获得有效数据的监测点共55个。运用EXCEL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生成沉降曲线,做为下面两种评价方法的检验标准。2、在老采空区地表建造建筑物之前,依据概率积分法原理,运用MATLAB工程计算软件编制有关程序,计算地表残余变形值。把计算所得的数据导入SURFER软件中生成等值线图,据此判断它的各个区域的稳定性,并确定适宜建造建筑物的范围。包括分布在工业广场西侧、中西部及西北部,拟建主厂区以南、拟建储煤场以东,不稳定区的西南角,拟建主厂区的南部的基本稳定区和仅在拟建主厂区北部呈东西向条带状分布的稳定区。3、通过以上研究结果分析,选择6条地质详查剖面,运用非线性有限元理论建立模型,分析了采空区顶板及其上覆岩土体在自重应力下地表垂直位移量、覆岩内部破坏状况在不同位置处的应力和位移的大小。结果表明:不稳定区:位于工业广场以东、拟建主厂区西南,基本处于采空区中部;欠稳定区:分布在不稳定区与基本稳定区之间的广大区域;基本稳定区:分布在工业广场西侧、中西部及西北部,拟建主厂区以南、拟建储煤场以东,不稳定区的西南角,拟建主厂区的南部;稳定区:仅在拟建主厂区北部呈东西向狭长条带状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