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静脉脂肪乳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可以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改善药物生物利用度,,具有一定的缓释和靶向作用。水飞蓟宾水溶性差脂溶性弱的特点,导致了其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水飞蓟宾在临床上的应用。本课题以水飞蓟宾作为模型药物,以静脉脂肪乳作为载体,研制了水飞蓟宾静脉脂肪乳剂,拟提高水飞蓟宾的肝脏靶向性和生物利用度,对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及其脂肪乳制剂的制备工艺、脂肪乳的理化性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及药效学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性研究。本文首先建立了水飞蓟宾的高效液相测定方法,水飞蓟宾和异水飞蓟宾都能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杂质无干扰,为后续实验提供了分析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了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设计试验筛选了简便易行的制备工艺,复合物的复合率大于99%。通过表观油水分配系数的考察表明,水飞蓟宾磷脂复合物的脂溶性显著增加。脂肪乳的制备工艺考察了油相用量、乳化剂用量、附加剂用量、卵磷脂在油水两相中的比例、切割工艺等因素对初乳稳定性和外观变化的影响,以多分散系数PDI为指标,评价了高压乳匀机的工艺参数,结合正交设计,筛选出SLB脂肪乳的最佳处方和工艺。考察了煮沸灭菌、湿热灭菌、水浴旋转灭菌对脂肪乳性质的影响。初步研究了灭菌后的水飞蓟宾脂肪乳在光照、高温、低温条件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SLB脂肪乳应避免高温(>40℃)储藏,光照、低温对其稳定性影响不大。考察了SLB脂肪乳的性状、粒径、电位等特点,脂肪乳粒径为152.3±4.6nm,电位为-26.8±2.4mV。相分布实验测得SLB脂肪乳包封率为89.30%,体外释放效果较好。最后评价了水飞蓟宾脂肪乳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与水飞蓟宾注射剂相比,SLB脂肪乳在肝脏中的AUC是注射液的21.54倍,肝脏的(TE)CSLBLE比(TE)cSLBIJ高2.43倍,RTEC为242.70,(J)SLBLE比(J)SLBIJ高2.07倍,SLB脂肪乳改变了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有良好的肝靶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