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建筑环境保护与再生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pxgh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庙在古代中国是用来祭祀孔子的庙宇和传道授业解惑的学府。孔庙一方面代表的是我们传统的儒家文化,另一方面是我国早期培育优秀人才重要教育场所,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文庙是孔庙的一个类型,实际是将学校与祭祀孔子的礼制性庙宇相结合。苏州文庙府学是北宋名臣范仲淹于景祐二年创建的,此后历经拓建,到明清两代,府学文庙的规模逐渐扩大,享有江南学府之冠的美誉。府学文庙历经千年,近代规模仅及鼎盛时期的六分之一,主体建筑保存也尚为完好。如今的文庙虽不再具备过去的功能,但它特有的文化魅力却一点都没有减少。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发展,现代建筑逐渐包围起古建筑,苏州文庙也渐渐“与世隔绝,不为人知”,甚至很多当地人并不知道它的存在,因此苏州文庙建筑环境的保护和再利用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本研究以苏州文庙为研究对象,借鉴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探究在新时代下,孔庙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再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笔者通过分析实地调研所积累的第一手资料,发现苏州文庙在功能的组织上、游线路经的规划上、内外环境联系上存在许多问题。针对这几个问题通过借鉴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内向与外向、藏与露的手法对苏州文庙建筑环境进行规划设计研究。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提供历史建筑保护的新思路。
其他文献
<正>海南师范大学科技园于2014年9月被科技部和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园区紧紧围绕"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兴产业孵化"三个中心任务,立足海南区域经济
<正>5.2音乐与色彩通用的技术实施方法在舞台艺术的创作过程中,舞台上所呈现出来的各种变化都是经过精心设计与排演的。舞台上无论是色彩的变化还是音响的控制,都是经过反复
<正> 今年是著名爱国将领、民族英雄冯子材诞生180周年,记者采访了座落在北部湾畔钦州市的冯子材和刘永福故居,这两座故居是广西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中小学爱国主
威廉姆·燕卜荪(William Empson,1906-1984)是英国的一位大批评家兼诗人。他把主要精力和天才都用在了文学批评领域,因而诗歌产量甚少,一生所写诗歌不超过80首,并且几乎一大半是
通过比较分析各种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的优缺点,结合我国的现状,阐明了机械生物处理法是我国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应优先选用的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机械生物法处理生活垃圾的原理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