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课程质量是目前教育技术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评价具有反馈、调节、改进质量的作用。那么该如何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高信息技术课程质量呢?学生学习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发展和变化的价值作出判断。与教师教学评价相比,它关注的是学生的发展与变化。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通过对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进行评价,调控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实现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成长、改进信息技术课程质量的目的。 然而,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评价环节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为此,笔者选择了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研究。希望通过评价来改进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质量。其成功经验对于初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也同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本研究试图从两个方面来给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套现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即评价的依据和评价的策略。 本文深入把握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促进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理念,发展性学生评价的课程评价观。在此基础上,首先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内涵、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目的与功能,并对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现状做了调研。在做了实践调研之后,借鉴国内外相关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以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依据,从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概念、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信息技术基本能力、信息技术活用能力和信息意识与信息伦理道德五个方面建立具体的评价标准,构建了较为完整的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最后提出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实施策略,针对评价中的难点问题给出了若干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建议。文末,再次分析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重要性,并指出了论文研究的不足之处,将其作为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和后续研究工作。
其他文献
县域是农业结构调整的最小单元,是解决“三农”问题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落脚点,如何协调好农业结构调整的宏观政策与县域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的矛盾,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
自由放牧草地羊粪归还作用在空间上往往表现出一定梯度分布格局,是影响自由放牧草地土壤与植被空间分布与演替动态的重要因素。为深入认识荒漠草原放牧对草地的影响格局与作
中国特有的社会经济金融条件决定了中国现在和将来一个时期内仍将实行严格的金融分业经营制度,但同时,作为金融混业经营模式之一的金融控股公司已在中国金融分业经营环境下孕育
对川西北红原县3个不同放牧强度(轻度放牧、中度放牧、重度放牧)的亚高山草甸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1 887个,分别隶属3门7纲15目49类群。不同放牧强度下
目的对7种不同厂家壳寡糖产品(W-1~W-7)的相对分子质量、聚合度、脱乙酰度和蛋白质含量等指标进行分析检测,比较产品的质量差异,为壳寡糖质量标准的制定和产品的选择提供参考
电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电影从它诞生之日起,便确立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创作思路,一种是想像与虚构的思路,一种是纪实与记录的思路。纪录片所遵循的是后一种创作思路,它
摘 要地理信息系统(GIS)已经成为抗震减灾领域的强有力的工具。本文在回顾了国内外防震减灾系统发展的历史的基础上 ,根据现阶段城市发展的状况,以及城市历史特点,提出了新的技
本文归纳总结了商业街的研究后,发现商业街道的设计研究大多集中在空间研究领域,如特色城市空间,空间尺度,建筑形象等。对于业态构成、交通系统等的研究大多不成系统。本研究做出
化学事故可能对社会和公众造成较大的危害,及时、有效的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可以将危害降至最低。世界各国均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进行立法、研究,作者就国内外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