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便利的交通运输带来了市镇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可见交通运输对市镇发展的重要性。胶济铁路是山东省第一条新式商路,其快速便捷的运输带动沿线农村商业的发展,促使东部区成为山东省最有活力的经济重心,引起山东经济区域中心的转移。胶济铁路的修建与沿线农村的自然经济、物产资源有密切的关系,更重要的是铁路的修建促进了沿线城市与乡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因铁路而兴的市镇成为铁路对乡村经济影响的见证物。随着胶济铁路的开通沿线市镇数量增多,市镇商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呈现出快速发展的状态。密集分布的市镇形成一个经济区,区域内市镇既有差异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紧密联系的网络结构。与此同时,市镇在互动中引起乡村社会变迁。本文共分三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主要考察胶济铁路修建前农村集市的发展情况。任何事物的快速发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同样近代市镇的发展也是建立在之前乡村集市的基础之上。胶济铁路开通前,交通不便,商品经济发展水平低,集市数量少,集市未形成完整的网络结构。这些市镇的发展虽不成熟,但这些集市为胶济铁路开通后市镇的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同时,这些市镇因铁路的开通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较少部分衰落,更多市镇因铁路开通商业迅速发展。第二部分为文章的第二、第三章,主要论述胶济铁路开通后大量市镇崛起,铁路沿线密集分布的市镇形成了紧密相连较完善的网络结构。随着市镇的发展,不同区域的市镇在市镇发展类型、发展趋势、分布密度上呈现出较大的区域差异,进而分析指出市镇因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及地方能人的努力等因素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地区差异。同时,区域化差异与市镇的互动有密切关系。各地区的自然资源的差异及农副生产的区域化加剧区域经济内市镇间的竞争与合作,同时铁路沿线其他交通方式与铁路的竞争与合作对沿线市镇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可见,铁路沿线市镇的发展呈现了多种运输方式间的互动、市镇间互动的复杂关系。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四章,主要论述市镇的发展不仅带来乡村社会生活的变化,还引起市镇新的社会组织、金融机构的设置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总体而言农村社会呈现出由传统向近代的变迁。这些社会组织、金融、信息机构的设置、新的社会观念既是商品经济发展表现,同时又为乡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市场空间。综上所述,自胶济铁路开通后沿线市镇分布密集,形成一个紧密相连的网络体系,网络体系内的各区域间既有鲜明的区域差异又有紧密的商业来往。同时,胶济铁路沿线不同区位间有其他的交通方式与铁路展开竞争与合作,各种交通方式间的互动加剧了市镇发展的区域差异。当然,市镇是乡村与城市的中介,市镇的经济发展促进市镇商会、金融、通信设施的设立,这些基础设施与市镇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