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社会,族田是宗族活动的经济基础,为宗族各种活动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而近代是族田发展的重要阶段,了解近代族田的运作和特点,是近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浙江是近代族田最多的省份之一,而浙北又是浙江省耕地的主要分布地带,具有研究的代表性。以往对族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江苏、安徽等地,没有对浙江尤其是浙北族田的专门研究。
本文依靠大量的家谱资料和土改资料,详细的分析了近代浙北族田的来源、发展、分布、经营管理和功能等问题。进一步还原了近代浙北族田的本来面貌,在把其与其它地区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揭示了浙北族田的特点。
近代浙北族田的来源方式和渠道多种多样,其中以捐献和购买为主;浙北族田总体上呈不断发展的态势,期间由于战争等原因出现过波动;族田田产会首先选择租给本宗族内人口,若出现事端则转租给外姓,而且租额一般低于私人田租额;族田的管理具有相当程度的民主性且富有成效;近代浙北族田具有多项功能,宗族能够权衡轻重,使各项功能得以充分发挥。族田是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对传统乡村社会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近代浙北族田有助于深入认识传统的宗族社会,对当今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等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