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足足”和“整整”是现代汉语中的一对近义词,意义和用法都存在差异,但尚未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本文以“足足”“整整”为研究对象,考察它们在句法、语义、语用等方面的异同,并对形成差异的原因进行解释。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含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意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部分是句法研究。首先对“足足”“整整”进行词性辨析,明确二者都是副词。其次,分别从组合能力、句法分布以及句类选择等方面描述二者的异同。组合能力上,“足足”“整整”都能与表示持续性的动词、表示量度的形容词以及数量成分搭配;不同的是在与数量成分搭配时,“足足”既可以搭配概数也可以搭配确数,而“整整”一般都搭配确数。句法分布上,二者经常位于句中、句首,但是在句中动词前或后,是有条件限制的。句类选择上,二者都可以用于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不可用于祈使句。第三部分是语义研究。这一部分比较了两者的词典释义、语义指向、语义特征。语义上,二者都指达到某一个数量,但“足足”侧重于“不低于;够;达到”,“整整”侧重于“达到一个整数;完整”。语义指向上,二者都是后指,指向其后的数量成分。少数情况下,“足足”可以前指。语义特征上,二者都表示[+量度][+范围][+已然],不同之处在于“足足”具有趋谓性特征,“整整”具有趋体性特征。此外,“足足”的主观性较强、语义确认度较低,而“整整”则恰好相反。第四部分是语用研究。这一部分主要从语体选择、焦点选择、语气强弱、认知差异等方面比较“足足”“整整”的异同。语体上,二者都可用于口语、书面语,不过“整整”的使用频率都比“足足”高。焦点上,两者都可以做焦点敏感算子,用来突出句中的焦点。不同的是,“整整”本身就可以做焦点。语气上,“足足”的语气比“整整”的要强得多。认知上,“足足”凸显的是“满;饱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整整”凸显的是“全;完整”,是静态的过程。第五部分是全文的结论。该部分总结了全文的研究成果和创新之处,并指出了文章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