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区不同牛舍条件下NH3排放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ia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禽养殖业是农业源氨排放的主要贡献者(占比50~80%)。随着我国畜禽养殖业的高度集约化发展,由NH3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愈演愈烈。准确评估并有效缓解畜禽养殖尺度的氨排放对提高我国氮素利用效率、减少氮沉降、缓解雾霾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定了河北省坝上高寒区的两类(3个)奶牛养殖场(包括一个“全牛舍”式结构和两个“牛舍+运动场”式结构),采用反演示气体扩散技术(bLS)结合开路式激光仪进行实地测定,同时将饲料及粪污管理信息输入“氨与温室气体智能核算”(AGRIT)软件进行模型估算,深入分析两类(3个)奶牛场在不同饲养条件和粪污管理措施下的NH3排放特征与差异。此外,针对“牛舍+运动场”式奶牛场粪污直接露天堆存的处理方式,通过覆盖醋糟(CZ)和添加磷酸二氢钾+氯化镁(TJ)的方式进行野外粪污堆存氨减排模拟探究,在此基础上对比探究通气法(VCT)、密闭抽气法(DCT)和被动采样法(PST)三种氨挥发测定技术的一致性。进一步将测定所得两类减排措施的减排率输入“AGRIT”模型,探究“牛舍+运动场”式奶牛场的整体氨减排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全牛舍”式奶牛场(#1)、“牛舍+运动场”式奶牛场(#2、#3)冬、夏季近地面氨气浓度变化范围分别为0.36~1.69ppmv、0.03~0.72ppmv、0.16~0.77ppmv;所测定养殖场的空气氨浓度均远低于养殖业安全标准(20~25ppmv),符合饲养规范。(2)奶牛场的氨气日排放特征表现为白天高、夜间低,氨季节排放特征表现为夏季高于冬季,氨排放速率随温度与风速呈指数增长,因此温度与风速是影响养殖场氨挥发的主要环境因素。(3)由“bLS”法测定所得奶牛#1~#3年氨排放因子分别为12.95、44.98、53.77 kg·head-1·yr-1,由“AGRIT”软件估算所得3个奶牛场年氨排放因子依次为15.56、28.23、30.64 kg·head-1·yr-1;实测与模型估算结果均显示“全牛舍”式奶牛场(#1)的NH3排放率显著低于“牛舍+运动场”式奶牛场(#2、#3)。(4)VCT、DCT和PST三种技术的监测结果一致表明,覆盖醋糟及施用外源添加剂均可起到抑制氨挥发的作用。综合看来,CZ的减排率为35.83%~70.33%,TJ的减排率为 3 5.89%~65.01%。(5)VCT、PST测定的氨挥发总量均低于DCT测定结果。VCT法下CK、CZ和TJ处理的氨挥发量仅为DCT法测定值的20.46%、10.09%和11.17%;PST法下CK、CZ和TJ处理的氨挥发量为DCT法测定值的64.38%、68.64%和61.67%。(6)粪污堆存环节经覆盖CZ处理后,“牛舍+运动场”式奶牛场整体氨减排率为10.11~10.33%;施用TJ处理后,整体氨减排率为9.12~9.31%。综上所述,“全牛舍”式住房结构是有助于降低氨排量的一种饲舍养殖模式;覆盖醋糟和施用外源添加剂是有利于“牛舍+运动场”式养殖场粪污堆存状态下氨减排的有效措施;反演式气体扩散模型与开路激光仪的结合是适合检验养殖场尺度控氨效果的研究工具;DCT与PST的结合是检验粪污管理尺度氨减排效果的有效方法。
其他文献
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为三白草科蕺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全草为“药食两用”的植物资源,随着鱼腥草大规模化的利用,其野生资源被大量采挖,破坏严重,野生产量己
奥美沙坦酯是日本三共株式会社研制开发的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属于沙坦类药物的一种。奥美沙坦酯是前药,在体内迅速转变为奥美沙坦并发挥药效。由于奥美沙坦酯药物活
目的:研究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程度以及与长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回顾性纳入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住院并且行急诊PCI的且资料完整的STEMI患者共440例,入院时PCI术前即刻采血测定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按血浆D-二聚体水平分为高D-D组(>366μg/L,n=15
有大量研究指出,OPO(1,3-dioleoyl-2-palmitoyl glyceride)作为婴幼儿食品中的营养强化剂,将其添加在饮食中能提高机体对脂肪酸和钙的吸收,促进机体肠道内有益菌的生长,降低有
品种是优质烟叶原料生产的物质基础,优良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抗病能力,是决定烟叶品质的内在因素,而生态环境是优质烟叶原料生产必需的外在条件。为了综合鉴定评价白肋烟
目的:评价国内外评分体系对川南地区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KD)的预测能效,分析川南地区IVIG无反应型KD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分体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川南地区符合KD诊断标准的987例患儿临床资料,其中IVIG敏感组877例,IVIG无反应组110例,应用国内外六个地区评分体系对两组进行评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川南地区IVIG无反应型KD
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 Hughes作为我国已商业化生产的本土植绥螨,具有取食范围广、扩散力强等优点。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是应用最广泛的生防真菌之一,
草木樨(Melilotus spp.)是重要的豆科牧草,但该草属内的进化、种间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等分子水平的研究较少。在植物生长、发育和其他生物过程中,miRNA在转录后的基因表达中起
研究目的:分析3例联合垂体激素缺乏症(combined pituitary hormonal deficiency,CPHD)患者的临床特点,并检测垂体特异性转录因子祖先蛋白(homeobox protein prophet of PIT-1
目的:构建锶修饰的3D rGO/PPY复合支架,并评价体外成骨活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材料和方法:以课题组前期研究的三维还原氧化石墨烯/聚吡咯(3D rGO/PPY)复合支架为基底[1],采用聚多巴胺为交联剂,应用浸泡法将Sr偶联修饰到支架表面。分别采用SEM、XPS、EDS对Sr修饰前后3D rGO/PPY复合支架的结构形貌、化学组成和元素分布进行表征。分别采用MTT、AO/EB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