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多山区的国家,随着我国“地少人多的矛盾日益突出,在山区进行大型工程建设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与常规强夯法相比,采用高能级强夯可加固处理大厚度非饱和土、大厚度湿陷性黄土和新填土等,可进一步提高地基土强度和均匀性,降低压缩性,消除湿陷性并提高抵抗液化的能力等,而其费用和工期大大低于桩基等地基加固技术,充分体现了强夯法的经济高效性。但其理论分析远远不及实践技术,在绝大多数工程中仍然以施工前场地进行的试夯来确定或者调整其参数,至今还有没有一套较为完善的设计、计算方法,造成工程资源成本极大浪费。本文的主要工作是结合工程实例,对高能级强夯加固松散填土进行研究。本文分析了高能级强夯的作用机理极其影响因素,包括地基土性质、地下水位以及夯击能等对高能级强夯的影响;通过收集和分析统计山区高能级强夯的设计施工资料,总结了山区高能级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并讨论山区高能级强夯的防护措施及技术,重点是排水工程和边坡防护技术;由于目前没有建立系统的,严格的强夯设计方法,夯后地基承载力的估算研究也比较少,本文利用拟静力法建立夯后三维拟静力反演模型—圆柱体模型,然后与平板载荷试验相结合,推导出估算夯后承载力的解析表达式,通过与工程实测值得对比,所得结果大致相符合,验证了公式较高的正确性,因其计算极为简单上手,较适合于工程施工人员在施工现场运用,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通过结合工程实例,运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建立了高能级强夯加固松散填土的动力分析模型,得到了相应的位移及剪应变云图,很好的模拟出了高能级强夯回填夯坑前后地基表面变形、压密的过程,得到了土体夯沉量的变化,此外分别通过模拟不同夯击能,不同夯点位置,不同坡度时高能级强夯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揭示了这一作用下的基本变化过程,可运用到具体工程实践来判断分析高能级强夯时边坡的稳定性;最后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原油劣质化改造工程28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强夯地基处理工程为背景,结合山区高能级强夯加固松散填土的实际经验,阐述了其施工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技术以及处理后的检测技术,通过工程实践得到的经验为工程人员在以后类似的工程中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