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田地区维汉两民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证候与西北燥证相关性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x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分析新疆和田地区维汉两民族慢阻肺患者及对比样本中医证候与西北燥证的罹患情况,探讨新疆慢阻肺的证候特点及其与西北燥证的相关性。方法:1.问卷调查2015年7月间入住和田地区医院、和田市医院的慢阻肺患者作为病例组,共78例;同时按1:2比例,问卷调查和田地区相应社区民族、年龄相同,年龄差别不大于5岁的非慢阻肺(包括非慢阻肺相关性疾病)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共156例。在两组样本之间开展病例对照研究。2.在两组样本中调查西北燥证罹患率。3.在病例组中调查慢阻肺症状表现,以开展病情指数分析和中医证候类型分析;并收集国内慢阻肺中医辨证论治论文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以衬托新疆慢阻肺的证候特点。4.统计分析中引入病情指数、证情指数、本病指数等计量学指标,并运用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结果:1.新疆和田地区慢阻肺患者西北燥证罹患率(51.28%)显著高于对照组(12.82%),慢阻肺之罹患西北燥证与否的优势比OR值为7.16。2.慢阻肺病人中,其患有西北燥证者之病情指数、证情指数均高于非患者(P<0.01或P<0.05),前者之病情分级重于后者,而证候构成复杂程度亦大于后者。3.维汉两民族在对照组中西北燥证罹患率有差别,女性西北燥证罹患率高于男性,病例组维族西北燥证罹患率高于汉族,乃因其病情重于汉族所致;病例组维吾尔族患者病情指数、病情分级均高于汉族;汉族之风燥伤肺证情指数大于维族,维族之痰瘀阻肺和外寒内饮证情指数大于汉族;维吾尔族患者之西北燥证主证证情轻于汉族,而其兼证证情则高于汉族。4.性别分析显示,女性慢阻肺西北燥证患者病情重于男性;而无论病例组或对照组,女性病人西北燥证罹患率(55.88%,17.64%)均高于男性(47.72%,9.09%)(P<0.05)。5.年龄分析显示,年龄越大,慢阻肺病情指数、证情指数越高,西北燥证罹患率及其证情指数亦高。6.西北燥证主兼证在慢阻肺患者中均可见到,西北燥证之肺心脾风火燥证与慢阻肺之5个证候关系最密切。7.与国内慢阻肺文献相比,新疆慢阻肺稳定期多发症状以口干、口苦、畏寒、痰鸣等出现频次高出国内,而以纳呆、便溏等出现频次低于国内;证候结构比较,两者气虚痰阻、气阴两虚、痰瘀阻肺这3个证候出现频次基本相当,而新疆慢阻肺稳定期的风燥伤肺、肝火犯肺、外寒内饮证候出现频次多于国内;新疆慢阻肺稳定期以外寒内饮为本病证候,而国内本病证候为气虚痰阻。结论:1.新疆和田地区慢阻肺病人西北燥证罹患率高于非罹患者,西北燥证主兼证在和田地区慢阻肺患者均可见到,西北燥证与慢阻肺的罹患关系非常密切,西北燥证之肺心脾风火燥证对慢阻肺影响最大。2.维族慢阻肺患者病情和证情重于汉族,两民族病人证候结构有所不同;男女慢阻肺病人病情差别不显著,但女性较男性易患西北燥证;年龄大者其病情、证情、西北燥证罹患情况较重。3、与国内比较,新疆和田地区慢阻肺稳定期的症状特点是口干、口苦、畏寒、痰鸣等;证候特点是风燥伤肺、肝火犯肺、外寒内饮等这些证候;本病证候为外寒内饮,亦不同于国内。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抽样调查和半结构访谈等方式,对泰州三所高校学生的信用意识、信用知识、信用教育需求等三个方面进行调研。调查发现,由于受到社会、家庭与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导诊护士的工作是为患者做向导服务、业务咨询、正确预检分诊.并为患者提供便民服务等。是执行服务性护理工作的护士。作为称职的导诊护士应具备以下素质修养:
本文论述了工科类学生实施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和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得出结论:工科类学生中开设专业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它对补充、拓展和提高专业必修课、对激发学生的学习
目的:本研究通过指导肺脾气虚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分组练习缩唇呼吸、六字诀及强化六字诀,监测患者训练后肺功能、运动耐力和生活质量等指标的变化,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培土生金法配合天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为治疗COPD稳定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70例肺脾气虚
近些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为了适应快节奏的工作、方便出行,越来越多的人购买了家用汽车,这使得我国
随着我国机械化耕作得到大力推广,由于长期的旋耕作业及机械的碾压,使土壤形成的坚硬的犁底层,土壤上下水分不能很好地渗透,土地抗早保墒能力、保肥力变差,阻碍了粮食产量的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