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即资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国家纷纷将数字政府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府作为“数字中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府形态,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际建设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不仅是国家学说的重要概念,更是当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转型,“数据即资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许多国家纷纷将数字政府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对政府机构进行改革,以适应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数字政府作为“数字中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中国”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数字政府作为一种新的政府形态,无论是从理论研究层面,还是实际建设层面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不仅是国家学说的重要概念,更是当下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转型的重要抓手。数字政府研究作为当下学界的研究热点,但关于“数字政府是什么”的问题并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该问题理应是承载数字政府系列研究的理论基石,因此深入理解“数字政府”不仅有利于理论研究的规范性,还有助于理解数字政府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本文主要采用案例研究法,选取贵州“互联网+政务服务”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基于“案例描述-案例分析-研究结论”这一研究思路,从案例中提炼出了构成数字政府的四个要素:数据(D)、技术(T)、组织(O)、制度(I)。从四个要素与数字政府的单向关系来看,数据要素是数字政府的资源,制度要素是数字政府的根本,组织要素是数字政府的载体,技术要素是数字政府的手段。这四个要素构成了数字政府四维结构理论模型——DTOI模型。在该模型中,制度要素是数字政府最为根本性的要素,数据要素与技术要素在政府要素的统筹之下相互作用,促进着政府各方面的数字化的智慧转型。数据要素作为资源,在思维层面上也提供着指导,即运用数据辅助治理;技术要素为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支撑条件,同时也为数字政府虚拟端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政府组织对于数据与技术的统筹决定了二者结合后的性质,相对于政府组织来说也是推动了自身的革新与前进;制度决定了数据、技术、组织的发展方向,同时又被另外三个要素所影响。智慧政府的发展趋势则是该模型稳定性的有力证明。通过对四个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基于DTOI模型对数字政府的内涵开展进一步的理解,最后得出研究结论:数字政府是数据与技术辅助决策的政府、是数据共享的政府、是开放合作型的政府、是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共存的政府。
其他文献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数字化很关键。而要加快数字化和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都需要数据要素市场的支撑。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建立健全数据安全、权利保护、跨境传输管理、交易流通、开放共享、安全认证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深入开展数据资源调查,推动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数据价值链与中国各区域产业链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长作用实现的关键在于通过数据要素市场等实现“货币化”,而中国数据要素市场相对滞后发展,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和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突出短板,因而很有必要以长三角、珠三角、珠三角地区等为中心枢纽地区,破解阻碍“补链强链”所需数据国内流动与跨境流动的行业壁垒、区域壁垒、政策壁垒、规则壁垒等“堵点”“痛点”,从宏观、中观和微
内容难度是衡量教科书质量的重要数据指标。用定量模型对人教版的初中物理教材和浙教版的科学教材中的光学部分进行研究,发现人教版的广度和难度略大于浙教版,浙教版的单个知识点深度大于人教版。人教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而探究略有欠缺,浙教版则偏重探究的过程并增加生命教育内容,但知识的系统性有所欠缺,最后对两版教材提出改进建议。
在中国,采用意蜂蜜冒充中蜂蜜进行销售等蜂蜜掺假造假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引发了消费者的信任危机,也不利于我国蜂产业的健康发展。本研究中采用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HS-GC-IMS)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构建HS-GC-IMS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模型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模型,基于非靶标技术实现中蜂蜜和意蜂蜜的昆虫学来源鉴别。同时,利用P-value和VIP分析
[目的/意义]创新生态视角下的科技情报服务体系是完善创新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科技情报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针对当前科技情报服务研究的不足,运用创新生态系统理论,从两个原则及3条思路构建了创新主体、创新资源集聚、技术支持与保障、服务交付与实现、服务跟踪与反馈的科技情报服务体系。[结果/结论]将科技情报服务体系建设融入到创新生态系统中,有利于促进微观企
高等院校是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中坚力量的重要场所,开展就业指导教育是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大思政"背景下,我国部分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体系仍不完善,导致部分学生的就业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会面临诸多问题。如何实现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教育的融合发展是目前高校就业指导部门教学改革的主要研究方向。文章围绕新时期高校思政教育与就
目前,石油污染场地已成为国内外污染场地环境管理的关注重点。本文以湖北省某石油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介绍场地风险评估的过程和方法,分碳段对场地关注的污染物总石油烃(TPH)和苯进行调查,采用HERA软件进行风险评估,并结合风险评估结果,确定修复目标及修复范围,为污染场地后续修复提供建议。
As massive 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DERs)are integrated into distribution networks(DNs) and the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facilities are widely deployed, the DNs are evolving to active distribution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提高学生就业水平、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是高校解决学生就业创业问题的基本目标,而推动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合发展是实现目标的必要举措与有益尝试。由于思政教育目标与就业指导工作导向一致、思政教育内容与就业指导工作息息相关、思政教育方法与就业指导工作相互融通,两者融合发展能引导学生创业就业、能有效提高教学实效、能提升双方工作效能,这是经济新常态下高校思政教育与就业指导融
结合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现状可以得知,为了确保此体系能够稳定运行,政府有关部门需要适当加大支持力度,给予相应的政策与制度支持,同时,中小企业还要积极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主动和民间资本保持密切合作,确保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能够稳定运行。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要点,核心内容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