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观察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welryt40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及目的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我国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二位,每年新发病患约40万,胃癌致死率居恶性肿瘤致死率中排第三位,每年导致约30万人死亡。[1]我国是一个胃癌大国,新发病例及胃癌致死率分别占全球胃癌新发病患的42.6%与全球胃癌致死病患的45.0%,而且约80%的新发病例是进展期胃癌,预后相对较差。胃癌给国民造成了沉重的疾病负担,因而在我国探索更加有效的胃癌治疗措施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1994年日本学者Ketano等[3]成功的为胃癌患者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1999年我国学者柯重伟[4]首次报道在国内成功的完成了2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2002年日本学者Hashizume等人[5]在世界上首次成功的应用智能机器人系统实施胃癌手术治疗,开创了机器人智能化治疗胃癌的历史新纪元,近年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腹腔镜胃癌手术治疗方面也在不断探索深化。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操作技术、理论知识、器械设备等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及广泛应用。但是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安全性与根治性、腹腔镜胃癌手术的适应症、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数量、消化道重建方式、腹腔镜技术规范化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对比研究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近期疗效,进一步论证研究腹腔镜辅助下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的安全性与根治性,为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提供临床依据。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性的统计并分析从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于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普通外科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与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而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进展期胃癌的患者病案资料。腹腔镜组共有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的患者39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6±9.2)岁,肿瘤浸润深度T2 14例,T3 18例,T4a 7例;开腹组共有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进展期胃癌的患者56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0.3±8.7)岁,肿瘤浸润深度T2 13例,T3 37例,T4a 6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根治性指标、手术质量相关指标、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及手术并发症相关指标。手术根治性指标包括上、下切缘距肿瘤的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手术质量相关指标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持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相关指标包括术后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相关指标分为腹腔镜胃癌手术特有并发症和胃癌手术并发症,包括皮下气肿、穿刺伤、吻合口瘘或出血、胃排空障碍、淋巴漏、切口感染等。通过电话随访术后生存状况。本研究应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相关数据。研究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持续时间相较于开腹组明显延长,但是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肛门排气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存在明显优势(P<0.05)。在上下切缘距肿瘤距离、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3年生存率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综上所述,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相较于开腹胃癌D2根治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势,而在切缘长度、淋巴结清扫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3年存活率方面两者基本一致。因此,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胃癌是安全的,有效的。
其他文献
【摘要】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掌握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为了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作为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动性,也成为广大教师急需面对并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动性,谈谈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能动性;作用  【中图分类号】
在当今“国际化引领”和“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发展在专业建设、实训资源、师资队伍、职业技能认证等方面面临新的问题.在华为等国际先进标准的融入和
基于我国高职院校生源复杂性、差异性现状发展与特点,提出通过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依据生源差异化匹配学习小组,依托信息技术平台注入丰富的教学资源,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互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