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农村,农村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关系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延边地区的农村扶贫工作取得了很大成就,农村的贫困状况明显缓解,贫困地区和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是,延边地区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本文一共有六章内容,第一章为前言,阐述了延边州农村扶贫开发问题的立体依据,交待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提出本文研究的创新点。第二章为农村扶贫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首先对核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其次,提出了本论文研究所依托的五种理论基础:1.人力资本投资理论;2.低水平投资陷阱;3.不平衡增长理论;4.恶性循环理论;5.经济增长理论。第三章为延边州扶贫开发现状,主要介绍了延边州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贫困人口的收入,延边州扶贫工作的历程,得出了延边州农村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主要因素有:1.自然条件约束;2.人力资本约束;3.经济条件约束。第四章介绍了延边州在扶贫开发过程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1.贫困人口数量将持续增多;2.贫困人口驾驭资本能力差;3.扶贫资金紧张、利用率低;4.扶贫产业谋划同质化现象严重;5.返贫问题突出。归结这些问题的成因主要有以下三点:1.农村扶贫开发机制不健全;2.农村扶贫开发资金缺口大;3.农村扶贫环境条件不利。第五章通过总结黑龙江、新疆和甘肃三省市的农村扶贫开发经验,分析提出了延边州农村扶贫开发的建议:1.加强延边州贫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2.大力发展特色产业。3.提高贫困人口驾驭资本的能力。4.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5.尽快出台出国劳务村民回归农村的政策。6.不断拓宽农村融资渠道。7.发挥政府和社会多渠道管理和监督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