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激光熔覆增材组织性能研究

来源 :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benandchi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的轻量化设计关键在于增加刚度和降低密度。高结构刚度和轻量化设计往往不可兼得,这是限制结构轻量化发展的主要瓶颈。当前的研究表明,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是解决高结构刚度和轻量化二元矛盾的有效手段。激光熔覆增材制造具有生产周期小,适合形状较为复杂的构件,可以实现增强体体积分数、沉积零件几何尺寸以及微观组织性能自由设计的特点,在制备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方面独具优势。为此本文采用激光熔覆增材的方式制备TiB2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探索激光熔覆工艺-TiB2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组织-性能之间的内在关系,揭示其组织演化规律及性能响应机制,为高刚度、轻量化陶瓷颗粒增强复合材料的制备提供理论基础和工艺借鉴。本文首先通过低能球磨的方式,将尺寸约为2μm不规则的细小TiB2颗粒嵌入钢基粉末的表面。最终制备的复合粉末由钢基体以及表面嵌入的细小TiB2颗粒组成,同时由于复合粉末保持球形形貌,复合粉末仍有较好的流动性。采用激光熔覆同轴送粉的方式成功制备了不同含量的TiB2增强316L基复合材料。通过金相观察其显微组织呈胞状亚晶结构。TiB2的添加,使得在胞状结构的边界处形成网状的增强相。根据XRD及TEM结果判断基体相为γ奥氏体相,晶界上的相为(Fe,Cr)2B以及M3B2(M为Cr、Fe、Mo、Ni、Ti)。在激光快速冷却及多重热循环的作用下,使得复合材料材料表现出明显的择优取向,细长的柱状亚晶粒沿着热流的方向生长,在增材构件的顶端组织为树枝状亚晶。316L及添加3wt%、6wt%TiB2的三种增材试样的显微硬度分别为148 HV、170 HV、186 HV。与316L粉末激光熔覆增材制造的构件相比,3wt%及6wt%TiB2的添加,使得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分别提升22%及29%,抗拉强度略有提升,弹性模量分别提升8%和13%,但是材料的延伸率分别下降36%和47%。为探究基体种类对TiB2颗粒增强钢基复合材料的影响,通过激光熔覆同轴送粉的方式制备了不同含量的TiB2增强18Ni300基复合材料。金相组织观察18Ni300粉末制备的增材试样的组织形貌为胞状结构,根据XRD及TEM结果,胞内分布着马氏体组织,胞的边界处为奥氏体组织;添加TiB2后,在胞状结构的边界处分布着增强相,(Mo,Fe)3B2,基体中同时还存在马氏体和奥氏体。EBSD测试结果表明,18Ni300增材试样、添加3wt%及6wt%TiB2的增材试样的晶粒尺寸主要分布在2.5-4.5μm,三种TiB2比例材料的内部发现密度极高的小角度晶界,这表明在组织中含有非常多的亚结构,并且还发现存在着孪晶组织。多重热循环带来的非均匀时效硬化使得18Ni300粉末制备的试样出现显微硬分布不均匀的现象。18Ni300及添加3wt%、6wt%TiB2的三种增材试样的显微硬度分别为354HV、371 HV、410 HV。18Ni300粉末制备的试样的屈服强度弹性模量延伸率均低于锻造态的18Ni300,但是抗拉强度达到1134 MPa。TiB2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提升明显,塑性变差。由于18Ni300基体本身的特性、孔隙夹杂、增强体形态等影响,材料的塑性相对于316L基复合材料较差。综上,本文采用激光熔覆增材制造的方法成功制备了TiB2增强316L基及18Ni300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增强相的加入有利于提升材料的弹性模量及屈服强度,为结构件轻量化的设计领域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其他文献
Ni-Al-Cr合金在时效过程中,富Al的γ′-Ni3(Al,Cr)相从γ基体中析出,γ′相的形貌及分布与合金中Al和Cr元素的含量、时效温度和外力状态有关,合金的成分、时效温度和应力状态均会引起合金性能变化。因此,研究Ni-x Al-(20-x)Cr(at.%)合金成分、温度、外应力以及元素互扩散对微观组织和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对Ni-Al-Cr为基础成分的镍基高温合金的设计和性能预测有重要参考意
随着工业的发展,小批量个性化定制产品越来越多,快速制造技术应运而生。快速制造技术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也缩短了产品研发的制造周期,但是快速制造技术也存在激光烧结成本高精度差,光固化有毒质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利用一种快速熔模铸造技术,即熔融沉积与熔模铸造相结合,通过打印出高精度蜡模结合铸造技术得到高精度产品。本文结合了其他快速成型技术的优缺点,设计了一种的熔模铸造3D打印系统,并使用ANSYS
环境感知作为移动机器人的“眼睛”,是其导航定位与规划控制的基础。因此,实时有效的可通行区域检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多线激光雷达凭借其优良的几何特性、精准的测量特性和稳定的工作特性,在环境感知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针对现有方法在室外复杂环境下检测性能不足的问题,本文基于VLP-16的稀疏点云数据,研究面向室外复杂环境的可通行区域检测方法。旨在克服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为移动机器人提供稳定、准确、快速
氨基酸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单元,生物体内的氨基酸与金属元素通常通过配位键或离子键等结合形成具有特殊功能的配合物,在多种重要的蛋白质中起到结构维持、功能发挥和调控等作用。而氨基酸与金属原子通过配位形成的配位产物因在仿生材料中的潜在应用也受到关注。因此,在原子尺度研究氨基酸与金属的相互作用有助于认识金属在特定生物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及其机理。由于天然的氨基酸分子的非平面的空间构型使得其与金属原子的作用
针对机械零部件对耐磨薄膜的高温和长寿命要求,设计新一代硬韧宽温域耐磨薄膜具有重要意义。Ta/Ta N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被开发应用于切削刀具和关键部件的耐磨防护薄膜。本文采用磁控溅射技术,通过掺杂Hf、W,设计Ta-Hf、Ta-W二元合金及B1-Na Cl岩盐结构Ta-Hf-N、Ta-W-N薄膜,重点讨论各体系结构演化规律,对比分析各薄膜力学性能与摩擦学性能。Ta-Hf体系中,当Hf掺
学位
学位
镁合金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结构材料之一,它还具有阻尼性能好、生物相容性强、储氢容量大等优点,因此在轻量化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AZ91镁合金是一种典型的铸造镁合金,它的特点是比强度高且耐腐蚀较纯镁大幅提高,主要用于电器产品的壳体、小尺寸薄型或异型支架等领域。目前传统的镁合金构件加工制造方法存在制造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需要更先进的加工制造方法。电弧增材是一种以丝材为填充材料,焊接焊枪作为热源的增材
生产现场是制造业能够直接创造价值的地方,也是各种各样异常问题发生的场所,一个企业生产经营情况的好坏往往能够通过生产现场管理看出。现场管理的主要方法是现场改进,它是现场管理结果的输出与深化。它的主要目标是消除浪费,增加经济效益。生产现场有:人、机、料、法、环五大生产要素,需要用持续改善理论对这五大生产要素进行持续的改善,使各生产要素能够得到合理分配,降低或消除作业过程中的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车道线检测是自动驾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有着悠久的研究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前景。现有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车道线检测方法依赖卷积神经网络强大的特征学习能力,能够在白天场景中提取到较好的车道线与道路间的鉴别特征,但在夜间场景中,由于图像对比度低,卷积神经网络难以识别车道线,从而影响车道线检测性能。因此,如何改善车道线特征提取结构和提高夜间图像的对比度是帮助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判别特征,从而提高夜间车道线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