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2/AZ31/5052镁铝层合板极限拉深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gulu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和比刚度高等一系列优点,然而镁合金耐蚀性差限制了其应用范围。铝合金具有良好的耐蚀性和塑性,通过热轧的方法在镁合金的表面覆盖一层铝合金,得到层状的5052/AZ31/5052镁铝层合板,从而使镁合金在具有其自身优点的同时还具有良好的耐蚀性,使其更广泛地应用于汽车、3C、航空、航天等领域。目前国内外关于镁铝层合板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镁铝层合板的制备及复合界面组织、结合强度,而关于其成形性能的研究很少见,所以本文重点研究了镁铝层合板拉深成形性能。本文首先研究了轧制前AZ31镁合金板与5052铝合金板的退火工艺和镁铝层合板热轧工艺,研究了退火工艺对AZ31镁合金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对5052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300℃×30min,空冷条件下AZ31镁合金晶粒细小均匀,屈服强度为175MPa,抗拉强度为235MPa,断后伸长率为16.4%,综合力学性能最佳;350℃×60min,空冷条件下5052铝合金塑性得到显著提高,断后伸长率高达26.6%。所以轧制前AZ31镁合金板与5052铝合金板分别按照确定好的退火工艺进行退火。其次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和单向拉伸试验研究了退火工艺对镁铝层合板镁合金基体晶粒尺寸、复合界面扩散反应层厚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5052/AZ31/5052镁铝层合板较好退火工艺为180℃×2h,空冷,该退火条件下镁铝层合板镁合金基体平均晶粒尺寸最小,平均晶粒尺寸为5.64μm,复合界面扩散反应层厚度略有增加,屈强比为0.635,断后伸长率为17.7%,综合力学性能最好;镁铝层合板复合界面扩散反应层厚度随退火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退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对轧制后的镁铝层合板进行180℃×2h(空冷)的退火。最后通过不同成形温度下的正交试验研究了凸模温度、拉深速度和凹模圆角半径对镁铝层合板成形性能的影响。分析实验结果得到:成形温度对镁铝层合板极限拉深比的影响最大,同一因素在不同成形温度下对镁铝层合板成形性能的影响程度不一样;在一定成形温度范围内,镁铝层合板的极限拉深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在200℃时极限拉深比达到最大值,LDR为3.1,当成形温度再升高时,其极限拉深比反而减小;在最佳的成形温度条件下,镁铝层合板的成形性能优于AZ31镁合金的成形性能。
其他文献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因同时具备了铝合金与碳纤维的优点,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领域。但其所面临的铝基体与碳纤维增强体低温不“润湿”和高温界面反应问题严重制约着
丹参为唇形科(Labiatae)鼠尾草属(Salvia)植物丹参(S.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丹参主要有两类化学成分:脂溶性丹参酮类化合物和水溶性酚酸类化合物。丹酚酸B是从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资源,在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中,绝对缺少不了水的供应,毫不夸张的说,水资源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命脉。中国的水资源及其匮乏,水资源的含量只占世界总
晋中市位于山西中部,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近年来晋中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综改试验区这一重大的历史机遇。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提出在全省“四化率先”发展,“四化”即“工业新
随着纳米科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微机电系统(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s,MEMS)已成为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工作的热点。MEMS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大批量、小体积、低成本和高可靠
在复杂而又充满竞争的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竞争与挑战,不断提升企业自身的实力,是对每个企业提出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求。企业实力提升的关键是构成企业核
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水泥窑余热发电技术现状,简要介绍了水泥生产工艺及水泥行业余热特点,列举了现在常用的发电技术指标,简述了余热发电系统热平衡计算过程。针对纯低温水泥窑余热
近年来,随着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临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经济发展方式至今尚无实质性转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与问题仍很
庄子的艺术技巧的哲学基础是“道”,是“道”向美学层面的转化。"道"之技表现为无技之技,艺术技巧来自人的创造,但不留造巧之痕,卓然天成。这种技巧影响当代文学对艺术规律的把
油藏CO2驱提高采收率及埋存技术是现阶段实现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世界环境问题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我国部分稀油油藏已开展了CO2驱的矿场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成功,但利用CO2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