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政策变更是企业对相同的交易或事项由原来釆用的会计政策改用另一会计政策的行为。根据现有的法律及条款规定,企业釆用的会计政策,在每一会计期间和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是当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要求变更,或者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准则允许企业变更会计政策。正因为这样,会计政策变更在某些情况下也成为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企业能够利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包括存货的计价方式、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以及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等等。在本文中重点聚焦于投资性房地产后续计量模式的转换给企业盈余管理造成的影响。公允价值这一计量属性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是崎岖坎坷,早在金融危机的时候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以及质疑。然而由于其能够更加真实公允的反映企业未来的财务信息,因此人们一直没有停下对其研究的步伐。我国曾两次修订了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会计准则,使我国的会计政策逐渐向国际准则靠拢,修改之后公允价值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因此,本文研究在公允价值模式下对盈余管理造成的影响具有现实推广意义。阳关股份(000608.SZ)全称阳光新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投资性房产出租与资产管理服务,房地产开发与销售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阳光股份在2014年计提了大约4亿元的资产减值,导致其当年的利润出现亏损状况。在这样的背景下,阳光股份决定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由历史成本模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这一举措使得其在2015年成功扭亏为盈,避免了被退市的可能。本文以阳光新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其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变更的过程,探究其背后的动因,并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给企业盈余管理造成的影响进行了正面和侧面的度量。最后,通过案例的分析研究,得出了公允价值模式能够对企业盈余管理造成影响这一结论,并根据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发现的现存问题,对应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盈余管理提出建议,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