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期是指儿童的3-6岁,这个时期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和活动场所是家庭,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对幼儿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家庭因素中母亲的教养方式对幼儿的影响更为重大。母亲作为学前儿童的第一任老师,她承担着早期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责,母亲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着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质量和儿童的发展水平,甚至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从现实情况看,母亲参与幼儿教养存在很多方面的不足,这些不足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不利的影响,为以后的学龄教育埋下诸多隐患。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幼儿教养进行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发现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受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家庭教养方面,然而家庭教养的主要实施者是母亲。因此研究母亲参与幼儿教养,成为幼儿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本研究以石家庄市高邑县实验幼儿园的250名幼儿(其中男孩130名,女孩120名,3-4岁50名,4-5岁99名,5-6岁101名)的母亲作为样本,以参与幼儿教养的调查问卷为工具,关注母亲参与教养基本状况,男女幼儿母亲、不同年龄幼儿母亲、母亲与父亲参与教养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找出存在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母亲更好地参与幼儿教养提供参考和依据。研究发现:母亲对孩子的生活照顾多于教养支持,教养支持多于规则教导,规则教导多于榜样示范;男女孩母亲参与教养的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以及各子维度差异不显著;3-4岁幼儿的母亲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以及和幼儿进行的休闲活动显著多于4-5岁和5-6岁幼儿的母亲;母亲参与教养显著多于父亲参与教养。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母亲参与教养应更加关注休闲活动、母职成长、发展规划和榜样示范;第二、母亲应关注男女孩教养差异;第三、母亲参与教养应考虑幼儿年龄差异;第四、协助父亲更好的参与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