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编码技术的终极目标是以逼近Shannon限的有效功耗实现可靠通信。低密度校验码(Low-Density Parity-Check Codes,简称为LDPC码)的诞生和发展使人们更加接近这一目标。结合现有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设计性能优良且编译码复杂度低的LDPC码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对LDPC码围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获得了研究成果:1.介绍数字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信道编码技术的研究进展、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模型及准循环LDPC码(Quasi Cyclic LDPC codes,简称为QCLDPC码)的研究现状。2.研究LDPC码的结构、介绍LDPC码的校验矩阵的Tanner图表示、校验矩阵的围长。3.总结了准循环低密度校验码关于围长的一些定理和性质,最后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了前人关于在给定围长时矩阵的最小扩张阶数的结论;4.发展了一种贪婪搜索算法,极大的改进了前人得到的矩阵扩张阶数。利用这种算法得到了一些性能较好的码字,最后对这些码字进行了仿真实验。利用和积译码算法这种并行的有利于硬件实现的迭代译码算法,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中用BPSK调制,译码性能曲线越来越趋近于Shannon限,并且不会出现误码平层。5.介绍了LDPC码中平衡环的概念及定义,给出了平衡环的统一形式,指出了如何在矩阵中找到平衡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