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咳方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湿阻咽喉证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otty_z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观察湿咳方治疗喉源性咳嗽湿阻咽喉证患儿治疗前后临床主、次要症状及体征、舌苔的变化,客观评价湿咳方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湿阻咽喉证的临床疗效,为中医药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湿阻咽喉证提供的临床依据,丰富中医药治疗小儿喉源性咳嗽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方法:  本次临床研究共收集60例于成都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门诊自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期间就诊,属于喉源性咳嗽湿阻咽喉证型的患儿,按照随机对照法的试验设计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予以“湿咳方”加减,对照组30例予以“蒿芩化湿口服液”口服,治疗一个疗程后,对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临床主、次要症状及咽部体征、舌苔的情况进行评分,再将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别运用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结果分析。  结果:  (1)综合疗效评价:治疗组临床痊愈的有7人,显效的有17人,有效的有5人,无效的有1人,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患儿经过治疗后痊愈的有1人,显效的有9人,有效的有13人,无效的有7人,总有效率为76.67%。经非参数检验,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2)主要症状疗效评价:治疗组在改善咳嗽,咽痒等主要症状方面,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3)次症疗效评价:治疗组在改善咽部异物感、咯痰、咽干症状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4)咽部体征及舌苔疗效评价:治疗结束后,治疗组在改善“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部充血”体征及“舌苔”等方面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5)安全性评价:两组共60例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现有任何不良反应,安全性评价为1级。  结论:  湿咳方治疗喉源性咳嗽湿阻咽喉证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的控制患儿临床主、次要症状,改善患儿咽部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体征,运用湿咳方治疗喉源性咳嗽湿阻咽喉证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其他文献
本文旨在采用现代电生理技术,选择足阳明经“四白”、“地仓”穴及同水平段的手太阳小肠经“颧髎”穴做同步对照,探讨足阳明经对大鼠胃肌电穴位特异性影响及其传出途径研究,将32
目的:观察芪黄消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生化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探讨芪黄消脂汤的调脂作用机制,为临床进一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实验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
目的探讨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联合组织多普勒评价食管癌患者放疗后左心功能早期损伤的价值。方法对40例首次接受胸部放疗的食管癌患者,于放疗前、放疗后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