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5年底股权分置改革之后,2011-2015是股权激励最为活跃的年份,股权激励在股灾时被当做证监会救市的“五大良方之一”。自2011年度起,公司的实体绩效有所好转,故上市公司纷纷推出股权激励计划来提升业绩。股权激励作为公司治理的重要手段,能较好地解决代理人冲突问题,有效实现对职业经理人的长期激励,将管理层与股东利益趋于一致。同时,审计担任企业的外部监督和担保角色,公司会倾向于寻求高质量的审计来解决企业代理冲突问题。二者作为现代企业重要的公司治理机制,在缓解代理冲突方面有着类似的作用,那么二者存在何种关系呢?针对二者关系的研究较少,本文针对激励契约中的股权激励契约如何影响外部审计需求进行研究,能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经营者激励机制,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审计的作用。本文从审计视角研究股权激励问题,为高管股权激励制度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同时为我国实施管理层激励的选择提供了建议。本文以股权激励与外部审计需求为研究对象,先从委托代理理论和合约不完全性角度出发,理论推断股权激励强度与外部审计需求正相关。本文选择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年到2014年财务数据作为样本,运用stata软件回归分析来分析股权激励强度与外部审计需求的相关性。用股权激励强度公式来衡量股权激励的强度大小,并分别就管理层直接持股形式的激励强度与期权、限制性股票激励方式下的股权激励激励强度分别实证研究其与高质量审计需求的关系,选用2014年末注会协会评定的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高质量外部审计的替代变量。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假设。本文研究发现股权激励强度与企业所需要的审计需求二者呈正相关性关系。进一步研究还得出,与非国有型企业相比,国有上市公司实施高管激励后对于高质量的外部审计需求有着更为显著的降低。针对实证结果,我们建议企业要加强公司治理,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股权激励契约,同时要加强外部审计监督,预防审计同谋,降低公司治理成本,为公司提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