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深化金融改革、加强风险管理和化解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绩,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从整体上看起步晚、底子薄,风险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问题,可分成三个最基本的方面。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比如说客户信用违约;利率市场化、汇率市场化;另外他们还要应对操作的风险,如违规放贷、内部人员作案等等。形成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制度,对维持国有商业银行的健康运行,最大限度地减少银行风险,保障存款人和投资者的利益,促进银行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防止金融欺诈,在金融市场间传递违约风险信息,确保公平、有效地发放贷款的需要,由此避免资金低效利用;一定程度上避免少数行业贷款过度集中投放等方面依然是当前各方比较关注的问题。二、文章主要内容和观点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不仅涉及到银行内的程序和流程,同时也涉及到银行的组织结构、政策以及操作风险的管理流程。本文从建设银行的现实入手,通过对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现状的分析,指出目前其存在的若干问题:风险管理体系定位不明确、风险控制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交叉控制情况较为突出等。借鉴国外先进的金融机构组织架构设置经验,深入探讨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现状成因,提出改造和完善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途径。全文共分四部分,各部分主要内容如下:一、导论。介绍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并对三部银行法的颁布和实施以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进行回顾综述。二、商业银行现有风险控制体系、结构的现状与存在问题。首先以建设银行风险条线管理为例,简要回顾了建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发展历程。其次,阐述建设银行风险控制体系基本模式构成和框架关系,然后描述实际工作中风险管理情况及组织结构安排。最后对上述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三、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问题产生的原因。论述目前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体系中的缺陷和问题。其次从现实层面对建设银行风险管理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四、改革建设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路径选择。适当调整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有关政策,尽快制定和完善风险管理的有关制度,规范监督行为;明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的责权范围,促其形使独立的风险管控制能;科学设置风险管理部门组织结构,风险总监、风险主管、风险经理等岗位角色设置,通过完善组织架构等途径,逐步优化某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促进假设银行经营管理水平。三、研究视角及方法本文从现实角度入手,从实际问题着眼,运用MBA阶段所学的经济、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以建设银行为例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根源及解决措施进行了探讨,目的在于提高和优化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管控水平。但由于本人才疏学浅,使得论文缺乏足够的广度和深度,特别是理论创新方面还远远不够,对一些问题的论述还存在疏漏,敬请评审专家和答辩专家给予批评和指正。本人将在未来的学习实践活动中进一步充实理论知识,努力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的结合,使研究更具有现实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