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翻译实践的原材料是道格拉斯·罗宾逊《翻译与帝国:后殖民理论解读》一书的引言和第一章部分,原文本共计12340余词。该书属于学术著作,系统介绍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其中引言部分从整体上概括了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形成过程,第一章后殖民主义研究和翻译研究则主要介绍了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概念、后殖民主义的兴起,以及霸权、征服、质询、语言、地域和自我的含义和它们与翻译的关系。译者通过查阅百度、Google以及CNKI(中国知网)等网络资源,截止日前尚未发现该书汉译本。该书属于学术著作,分属信息型文本的范畴。原文本用语较为严谨,故而难句较多晦涩难懂;此外,书中还涉及大量学术作者和作品名称,这无形中增加了该文本翻译的难度。因此,本次翻译实践译者以彼得·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为指导,探讨了信息型文本的特点及翻译原则。在翻译过程中,通过查阅资料、利用网络等渠道,译者得出了文本中出现的大量学术作者和作品名称的准确表达,并初步探讨了文中出现的文化负载词。译者着重从词法、句法、篇章层次对翻译过程进行分析,采用了选词法、词义增减、语序调整和句式转换等具体的翻译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呈现原文本的信息。通过本次翻译实践,译者对信息型文本的特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任何翻译文本都并非孤立存在,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其他领域的内容。因此,若想做好翻译,我们还要去了解更多领域的文化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