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矿田Ⅶ矿带控矿构造分析和靶区预测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ukewy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头崖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北坡,东昆北断裂以北,那陵郭勒河断裂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岩浆弧及祁漫塔格早古生代结合带。位于东经91°30′~91°49′,北纬37°02′~37°06′之间,总面积208km2,是祁漫塔格地区找矿成果较显著的矿床之一。本文是建立在工作项目“青海祁漫塔格矿田构造研究”下设课题“青海祁漫塔格典型矿床蚀变信息提取和构造解译及矿区构造地质填图”的野外工作调查的基础上,在虎头崖多金属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带及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及矿床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虎头崖多金属矿Ⅶ矿带的成矿要素,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对控矿构造进行了分析,选择构造发育典型的虎头崖矿田内的Ⅶ矿带进行控矿构造研究,旨在通过解剖典型矿田内的特殊矿带的控矿构造,来初步构建构造控矿-找矿模型,确定找矿标志,预测找矿靶区,为区域内类似矿床的研究提供一定技术依据,对矿田及周邻区的找矿工作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调研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工作,对虎头崖多金属矿床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对虎头崖矿田内Ⅶ矿带发育的构造特征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将控矿构造系统划分为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和近南北向三组。2.对Ⅶ矿带控矿构造进行了期次划分:成矿前构造为深部的区域性大断裂,具有导矿性质;成矿期构造为成矿期或稍早形成的近东西向展布的F5、F6;成矿后构造为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构造。3.通过野外调研、节理统计、以及韧性变形分析法等确认在Ⅶ矿带的下石炭统大干沟组与蓟县系狼牙山组地层间发育的韧性剪切带是确实存在的。4.虎头崖矿田Ⅶ矿带矿化类型叠加特征:表现为矽卡岩型+断裂破碎带热液型叠加型,而非层控型。5.通过物探资料分析并结合Ⅶ矿带构造特征对研究区进行了深部及找矿靶区预测。Ⅰ类靶区四个、Ⅱ类靶区两个、Ⅲ类靶区两个。
其他文献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同德—泽库印支期铜、铅、金成矿带中的加吾金矿,是武警黄金部队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经战略地质调查及预查工作中所发现,并认为经进一步勘探工作可取得更大
东天山秋格明塔什-黄山韧性剪切带及其两侧的脆-韧性变形转换带组成的东天山觉罗塔格大型剪切变形带,是东疆地区极其醒目的构造变形带,同时也是重要的金矿聚集带.该带近东西
论文运用钕同位素示踪技术并结合主量元素、微量元素方法讨论了华南大陆地壳形成及演化.通过对湘桂粤地区低钕模式年龄花岗岩带的重点研究,阐述了低钕模式年龄花岗岩的形成原
白云鄂博REE-Fe-Nb矿床的成因一直是国内我地质地球化学界关心的话题,尤其对矿区及周围碳酸岩墙、含矿白云岩、矿石中微量碳酸盐以及沉积灰岩中白云石和方解石的碳和氧同位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