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虎头崖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山北坡,东昆北断裂以北,那陵郭勒河断裂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北祁漫塔格早古生代岩浆弧及祁漫塔格早古生代结合带。位于东经91°30′~91°49′,北纬37°02′~37°06′之间,总面积208km2,是祁漫塔格地区找矿成果较显著的矿床之一。本文是建立在工作项目“青海祁漫塔格矿田构造研究”下设课题“青海祁漫塔格典型矿床蚀变信息提取和构造解译及矿区构造地质填图”的野外工作调查的基础上,在虎头崖多金属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带及矿床地质特征、岩石及矿床特征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虎头崖多金属矿Ⅶ矿带的成矿要素,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对控矿构造进行了分析,选择构造发育典型的虎头崖矿田内的Ⅶ矿带进行控矿构造研究,旨在通过解剖典型矿田内的特殊矿带的控矿构造,来初步构建构造控矿-找矿模型,确定找矿标志,预测找矿靶区,为区域内类似矿床的研究提供一定技术依据,对矿田及周邻区的找矿工作提出建议。本文通过大量的野外调研和室内测试分析、研究工作,对虎头崖多金属矿床取得如下研究成果:1.对虎头崖矿田内Ⅶ矿带发育的构造特征进行详细的特征分析,将控矿构造系统划分为近东西向、北东东向和近南北向三组。2.对Ⅶ矿带控矿构造进行了期次划分:成矿前构造为深部的区域性大断裂,具有导矿性质;成矿期构造为成矿期或稍早形成的近东西向展布的F5、F6;成矿后构造为北东向、近南北向断裂构造。3.通过野外调研、节理统计、以及韧性变形分析法等确认在Ⅶ矿带的下石炭统大干沟组与蓟县系狼牙山组地层间发育的韧性剪切带是确实存在的。4.虎头崖矿田Ⅶ矿带矿化类型叠加特征:表现为矽卡岩型+断裂破碎带热液型叠加型,而非层控型。5.通过物探资料分析并结合Ⅶ矿带构造特征对研究区进行了深部及找矿靶区预测。Ⅰ类靶区四个、Ⅱ类靶区两个、Ⅲ类靶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