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市留下镇屏峰村是一个闽南语方言岛,它是浙江温州平阳的福建泉州移民再迁徙的结果。研究对象是杭州市的闽南语方言岛,选取留下镇屏峰村为主要调查点,考察在杭州话包围下的闽南语方言岛情况。 首先,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以屏峰村为代表的杭州留下镇闽南语方言岛中的地理概况、历史源流、人员结构等问题,结果印证了前人的研究结论:浙北地区的闽南语方言岛形成于一个二次迁徙过程,即福建泉州至浙南温州地区,温州地区至浙北平原的二次迁徙。因此本文选择以闽南语泉州话作为源方言,进行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支撑下的对比研究。 其次,以语言本体为出发点,运用描写、对比的方法,从屏峰话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维度,将屏峰话与源方言泉州话进行比较,考察方言岛在脱离源方言后,闽南方言性质的去留情况。屏峰话的闽南语性质仍是明显的,表现在它的语音系统仍保留了闽南方言的存古性特征,闽南方言特有的语素仍在屏峰话的词汇系统中被沿用,屏峰话的语法特色仍继承了闽南方言的语法等等。并且可以通过屏峰话和泉州话的比较,发现屏峰话比泉州话具有更为古老的语言特征,说明方言岛在脱离母体后中断与其协同演化的进程,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得较源方言更为缓慢。 但在另一方面,与周边强势方言的接触也会使方言岛发展演变。将屏峰话与吴方言进行比较,考察杭州方言包围下的闽南语方言岛的特点。通过与吴方言的对比,发现在周边强势方言的影响下,屏峰话与其源方言泉州方言已经存在一定的差异,而逐渐渗入一些吴方言因素。虽然这种差异目前还未改变它的整体性质,但可以预见未来的闽南语方言岛在吴方言区将会走向衰微。 最后,文章分析了当地居民语言生活习惯、语言心理、人文风俗等情况,发现当地居民中的年长者仍忠于使用母语,并保持闽南地区的风俗习惯。另一方面,即使母语使用者主观上具有较强的保护母语的愿望,但在强势方言的冲击下,仍在一些场合不得不选择使用杭州话甚至普通话,导致杭州地区的闽南语方言岛逐渐缩小,持闽南方言的人口形成断档。屏峰话未来可能出现断崖式消失。基于对屏峰话目前现状的认识,可以推测几十年内杭州地区的闽南方言走向衰落的整体趋势是可预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