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鲜牦牛肉冰温保鲜最佳工艺及其保鲜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urogo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海拔、低气压、寒冷缺氧、自由放牧的气候环境造就了牦牛肉安全洁净、品质上乘、珍奇稀有,为优质绿色食品。与内地牛肉相比,牦牛肉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更高,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均优。因牦牛肉与其他牛肉组分存在差异,现有的牛肉贮藏保鲜经验和技术并不适用于牦牛肉贮藏保鲜研究,有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其贮藏保鲜方法。基于此,本课题以西藏牦牛肉为原料,探究冷藏(0℃)和冰温(-2℃)条件、冰温结合复合保鲜剂、冰温结合复合保鲜剂及气调包装三者集成对牦牛肉品质变化规律的影响,以期获得牦牛肉最佳的保鲜工艺,并利用UPLC-Q-TOF-MS技术,试图从脂质组学水平来阐明牦牛肉贮藏过程中的保鲜机制。预测可能的脂质功能,分析牦牛肉在贮藏过程中脂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及脂质与其它营养物质的相关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研究贮藏过程中温度对牦牛肉感官品质、理化特性及风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冰温贮藏下牦牛肉的感官评级较高,pH值、TVB-N值、过氧化值、丙二醛的上升幅度以及水分含量的散失速率较低,各项指标表明,冰温相对于冷藏保鲜效果更好。牦牛肉在贮藏过程中共检测出挥发性成分108种,其中烃类为43种,其次是醛类、醇类、酯类、酮类、酸类和其他类。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与脂肪氧化相关的酯类、醇类等挥发性成分的相对含量逐渐上升,烃类的变化趋势不是很明显,而牦牛肉的特征性风味物质醛类是逐渐下降的,尤其是苯甲醛、壬醛的下降速度,0℃明显比-2℃下降快。0℃和-2℃冰温贮藏条件下维持肉一级鲜度的时间分别是18天和21天,由此说明冰温保鲜效果好。冰温条件下研究了保鲜剂溶菌酶、壳聚糖、Nisin和茶多酚对牦牛肉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这四种保鲜剂对牦牛肉的保鲜效果是依次减弱的,且两两之间的交互效应中,除了茶多酚与Nisin之间不显著外,其余均显著。在冰温贮藏条件下得到的复合保鲜剂的最佳浓度为:溶菌酶0.05%、壳聚糖0.44%、茶多酚0.22%、Nisin 0.03%。经过验证,发现与单纯冰温贮藏相比,此复合保鲜剂与冰温结合可延长牦牛肉的贮藏期。-2℃冰温和-2℃冰温+复合保鲜剂贮藏条件下维持肉一级鲜度的时间分别是21天和23天,由此说明保鲜剂的添加,提高了牦牛肉冰温保鲜效果。在冰温结合复合保鲜剂的条件下,研究了气调包装对牦牛肉贮藏保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氮气包装下牦牛肉的感官评级下降最为缓慢,贮藏32天结束时,此包装下牦牛肉仍维持在二级鲜度范围内。三种包装方式(氮气包装、真空包装、普通空气包装)下牦牛肉的理化指标pH值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TVB-N值、丙二醛、过氧化值均呈现上升的趋势,水分含量在0-4天呈下降的趋势,4-8天内略有回升,8天之后开始逐渐下降,而氮气包装下水分含量的散失以及理化特性的变化更小。牦牛肉在气调包装贮藏过程中共检测出102种风味组分,其主要组分为醛类,占总体风味组分相对含量的62.00%。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酯类、醇类等的相对含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醛类作为牦牛肉的特征性风味物质,其相对含量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其中壬醛和十六醛下降最快,贮藏32天结束时,氮气组、真空组、普通空气组中壬醛由初始值(20.77%)分别降到了 17.50%、17.12%、16.96%,十六醛由初始值(10.73%)分别降到了 7.84%、7.69%、7.52%,由此可看出氮气包装组醛类物质的相对含量下降最小,说明氮气包装的保鲜效果更好。-2℃冰温+复合保鲜剂贮藏与-2℃冰温+复合保鲜剂+氮气包装条件下维持肉一级鲜度的时间分别是23天和28天,由此说明牦牛肉进行氮气包装,进一步提高了牦牛肉冰温保鲜效果。从而获得最佳冷鲜牦牛肉保鲜条件。采用UPLC-Q-TOF-MS技术,研究了牦牛肉在-2℃、0℃下分别贮藏0 d、6 d、12 d的脂质组变化,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对代谢物进行了筛选与鉴定。结果表明:牦牛肉在-2℃和0℃贮藏下分别筛选出98种和136种差异代谢物,这些差异代谢物主要是脂肪酸类、甾醇类脂质、甘油酯类、甘油磷脂类、鞘脂类和异戊烯醇酯类、聚酮类化合物,在脂质代谢组学中,温度越低,差异表达的代谢物会越少,间接说明更低温度利于保鲜。通路富集分析可知,牦牛肉在贮藏过程中得到显著富集的通路为亚油酸代谢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代谢。牦牛肉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亚油酸下游的不饱和脂肪酸和醛类的下降速度以及与脂肪氧化相关的醇类上升的速度均有所减缓,而低温下这些变化更为明显。类固醇代谢中,胆固醇由角鲨烯的系列反应所形成,而胆固醇在7α-羟化酶的作用下又间接产生胆酸,胆酸的乳化可加速脂质的溶解。胆固醇又可间接对类固醇激素的生物合成以及类固醇的降解起到下调的作用。而较高温度会加快这一系列反应的速率,从而加快胆固醇与分子氧的反应,进一步加快脂质的劣变速度。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意大利卡利亚里大学DIGITA -CSGM实验室进行的试验 ,目的是开发出一种基于矿物组分的电物理特性的分选技术 ,在回顾了细粒的静电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后 ,描述了为了克服常规电选机的缺点而设计的新型电选机的特点。最后 ,列出并讨论了在开发研究过程中用于燃煤火力发电厂选矿脱除飞灰中未燃尽炭颗粒试验的重要结果。
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对企业的稳健发展影响重大,许多企业就是因无法对内部财务风险进行及时防范而破产。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企业财务风险把控领域。基于此,文章就企业如何在大数据背景下进行内部财务风控工作进行探究,并阐述一些有效的措施。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的关键学科,致力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微课是一种新型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利用微课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探究过程中发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微课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并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因此,需要在坚持趣味性、可接受性、实际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应用微课优化教学,从
<正>公元前312年,一位老者在齐国边境昼邑逡巡三日,却始终没有等到齐王派来挽留他的使者,在离开前,他最后一次怆然回望,此后余生再未踏足齐国的土地。彼时,齐楚国势正盛,稷下论辩仍酣,孟子却谢绝了齐宣王高屋与万钟的厚待,背负着身居三卿却毫无建树的质疑,毅然决然离开齐国。
期刊
目的总结Draf 3型额窦开放术治疗复发性额窦炎和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收集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我院开展Draf 3型额窦开放术病例6例,男性2例,女性4例,年龄31-70岁,平均51.3岁。诊断额窦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主诉鼻塞流涕,慢性鼻窦炎4例,主诉反复头痛,历史手术平均1.3次。随访时间1-17月,平均8.3月。患者入院后均全麻下手术,主要步骤包括寻找额窦自然口,
会议
基于八年级初中历史课程,面对核心素养教育目标,文章对如何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了研究。先分析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存在的核心素养培养不足,后分析了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策略,提出了加强自主启发、还原历史故事、问题引领思考、组织辩论活动等建议。最后,结合初中历史核心素养教学常见问题,特别强调了几点注意事项,旨在帮助教师打造更加高效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课堂。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一系列的惠民医改举措也接踵而至,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施药品零差价管理,破除了以往以药养医的机制。在这种情况下,占据医院总收入40%的药品加成收入将不复存在,将导致医院总收入大幅减少,增大医院经营风险。P医院作为一家民营医院,为了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也跟进实施了药品零差价政策,由于民营医院并不享受政府的财政资金补贴,这一举措使医院收入大幅减少。以往药品库存积
四川宜宾地区位于华蓥山断裂带附近,该断裂带有一定的地震活动性。在2005年前,宜宾地区地震并非十分活跃,2005年后年地震频数逐渐增加,震级逐年变大,地震活动性增强,并且主要分布在长宁—双河背斜一带,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此,在宜宾地区构造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构造分析、地震参数分析、实地调研分析的方法分析了三例中强震:珙县Ms5.3级地震、兴文Ms5.7级地震、长宁Ms6.0级地震的成因机制
建强用好县级融媒体中心,需要持续优化人才工作机制,努力构建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的人才结构。本文总结梳理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剖析其中机制性制约因素,提出优化县级融媒体中心人才工作机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