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語氣副詞因其在語法意義和語法功能上的顯著特點引起了學者們的廣泛重視。近代漢語在漢語的發展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近來漢語研究的熱點之一。從這兩者的結合點上考慮,我們選定以《全宋詞》四川詞人作品(以下簡稱“川人詞作”)中的語氣副詞作為研究的對象。據我們了解,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從這一角度研究過川人詞作。本文將研究範圍限定為川人詞作而不是《全宋詞》,主要是出於時間和精力的考慮。另外,專選川人詞作與我是四川人有著直接的關係。 有關四川詞人的範圍,我們採用了李誼先生的說法,这是相關介紹中最廣泛的一種,共有86位:陳堯佐、陳慥、陳鳳儀、陳與義、程垓、程公許、范祖禹、方喬、飛紅、馮時行、馮鎔、郭居安、韓駒、何師心、何令修、何(?)、黄大輿、家鉉翁、李壁、李從周、李好義、李久善、李流謙、李昂英、李石、李新、李寅仲、利登、劉光祖、劉涇、劉望之、劉震孫、盧祖皋、陸游妾、牟巘、牟子才、盼盼、蒲宗孟、僧兒、申純、石耆翁、蜀妓、蜀中妓、宋媛、蘇过、蘇軾、蘇舜欽、蘇易簡、蘇轍、蘇雪坡、蘇養直、湯恢、唐庚、王昂、王道亨、王圭、王嬌娘、王齊愈、王琪、王賞、王學文、王仲甫、王灼、魏了翁、文及翁、文同、吳師孟、吳泳、閻蒼舒、陽枋、尹詞客、尹溫儀、虞剛簡、虞(?)、虞允文、俞良、宇文元質、則禪師、張商英、張拭、張震、趙才卿、趙縮手、鄭少微、周純、紫竹。 本文從形式與分佈入手對川人詞作中出現的的語氣副詞進行封閉性、窮盡性的考察和詳細描寫分析,結合數理統計、語用分析等方法,對語氣副詞的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