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透明角膜隧道切口行周边虹膜切除的手术方式的可行性。 方法:2012-05/2012-12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临床上确诊的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Primary 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PAACG)患者47例47眼,术前降眼压,常规行视力(五分记录法)、裂隙灯、前房深度、眼压、角膜内皮镜检查。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术中先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的植入,再于前后房内需要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的区域注入粘弹剂以提供适当手术空间。用自制的26G针头(针尖呈近120度角的弯曲)通过超乳的透明角膜隧道伸入前房并向前进到虹膜后,将针尖朝上约30度顶起虹膜,利用从旁刺口伸入的虹膜恢复器压由针尖顶起的虹膜。这样,在虹膜恢复器的辅助下,就利用针在虹膜上切了一个小孔,然后从角膜隧道口伸入囊膜剪在虹膜小孔上剪掉一小块虹膜。遂完成周边虹膜的切除,充分吸尽粘弹剂后代之以平衡盐溶液,水合密闭切口,术毕结膜下注射妥布霉素。术中、术后观察有无并发症。术后随访至3个月,常规行视力、裂隙灯、前房深度、眼压。使用自身对照研究,术前术后各参数正态分布者采用均数±标准差;不同时间点测量资料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对入选的47例患者,均能成功地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透明角膜隧道行周边虹膜切除术,无一眼发生虹膜周切口闭合或因周切口过小而需后续激光手术弥补,术后视力较前提高,眼压下降,无一眼发生低眼压。(1)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术中有1例发生小片(1mm2)局限后弹力层脱离,注射平衡液后复位。1眼术后少量前房出血,术后2天吸收。有2眼术后第1天出现高眼压,经前房放液后缓解。2眼有角膜基质水肿,经保守治疗后1月内明显缓解。4眼有较明显前房炎性反应。47眼患者,术后1天周边虹膜切除口均通畅,前房加深,未见虹膜根部离断或睫状体脱离等明显的并发症。随访至3月,未出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再发病例。(2)眼压:术后眼压控制率为97.87%(仅一例于术后1周发现眼压为25.8mmHg),术后3月眼压(11.43±3.62) mmHg较术前(11.82±4.43) mmHg日艮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视力:视力术后1周4.57±0.27及术后3月4.68±0.24比术前3.89±1.11提高(P<0.05)(视力采用五分记录法)。(4)前房深度:47眼前房深度术后3月(3.946±0.447) mm较术前(2.495±0.476) mm加深,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5)房角:术前关闭的前房角有不同程度的开放,虹膜平坦。 结论:通过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透明角膜隧道切口可简单、安全、方便地行改进的周边虹膜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