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西繁峙岩山寺文殊殿西壁绘制的佛传故事画,是我国金代现存为数不多的佛教壁画之一。壁画内容丰富,画技高超,在以往佛传故事画的基础上提炼和拓展,折射出许多金代的社会思想和民俗风尚,反映出极具北宋、乃至唐代以来写实、细腻等绘画特色。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的特征,为我们破译、全面熟习金代佛传故事画提供了很好的摹本,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金代社会背景和人文思想提供了图像依据。因此,本文采用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相释证,图像分析和文本分析相结合等方法,拟从四个部分对岩山寺佛传故事画进行探究:第一部分对佛传故事画的源流、岩山寺佛传故事画及其画家作简要概述。第二部分对岩山寺佛传故事画中四幅主要图像的内容进行描述,分析推断其可能依据的经典,并对画面中其他较为特殊的内容加以阐释。第三部分在题材上,将岩山寺佛传故事画与敦煌北周290窟、五代61窟以及明代版画“释氏源流”等佛传故事画进行对比,梳理总结出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的题材特点;在图像上,将岩山寺佛传故事画与唐、北宋时期的同类壁画及其他绘画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出岩山寺佛传故事画的图像特征。第四部分针对岩山寺佛传故事画题材和图像所呈现的特征,进一步从金代当朝的社会背景和画家本人的特殊生活经历进行分析,力图更加全面、深入地认识和了解金代佛传故事画艺术特色形成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