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二十年来,学界掀起研究张竞生思想的热潮,如对张氏的性育主张、民俗学成就、社会学理论以及美学思想等的探索等,使张竞生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从当代美学研究的视角来说,张竞生并不是一个纯粹理论上的美学家,但立足日常生活,张竞生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生活美学家。本文立足张氏的“美趣”思想观点,探索其生活美学所蕴含的深层价值,以期引起人们的再关注和再研究,从而促进对张竞生美学思想的解释、挖掘和重构,丰富中国当代美学思想资源和拓宽美学理论边界。本文第一章通过观察张竞生的生命路径来追溯其“美趣”思想的踪迹,并进行简要概述。在未从美学角度正面探析“美趣”理念之前,先从张竞生其他思想领域如社会学、性学和文学中窥探“美趣”思想的分布,以求较为充分、全面地挖掘张氏生活美学的着力点即美趣思想。第二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探讨美趣思想何以可能成为张竞生生活美学的核心概念。即美趣的概念界定和美趣的性质。张竞生的“美趣”讲求的是生活的美妙乐趣,体验的是审美之情。《美的人生观》和《美的社会组织法》详细地论述了什么是一种美趣的生活以及如何过上美趣的生活,处处张扬着他生活美学的本色。其次,他的美趣观是服务生活而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和社会性。第三章论述张竞生美趣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通过张氏极为关键的美学著作梳理出美趣思想搭建的生活美学场域。张竞生从日常生活审美到社会审美来强化美趣的影响,拓宽生活美学的实践内涵。第四章通过追寻美趣思想所到达的彼岸来挖掘张氏生活美学的价值诉求。即美育生活化和美育人生化。张竞生以美趣为原则,力图实现艺术化的人生和社会;他以美趣为核心,构建“美的人生观”和“社会组织”,以完成“艺术化的人生”;他以美趣为最终旨归,立足日常生活中,试图实现物质美与精神美、自然美与社会美的统一,从而完成人的自由全面和谐的发展,达到生活美学育人的终极目的。由个人及社会,张竞生以“美趣”为生活的践行标准,引导人们思考艺术与人生、艺术与社会的关系,以期通过生活之美来实现“人生的艺术化”和“社会的艺术化”,即自我内在的和谐平衡与社会的完满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