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反倾销与我国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x01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对华反倾销的成因,研究这些成因对我国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这种研究不仅有利于客观看待对华反倾销的功与过,而且对于合理利用对华反倾销的积极作用,加速我国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与个案实证相结合等研究方法,全面分析了对华反倾销的成因对我国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积极作用。研究思路是:首先根据《反倾销协议》对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规定,肯定了中国存在对外倾销以及国外对华反倾销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并指出反倾销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一种正常经济现象,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国外对华反倾销案件的特征及成因(国际环境原因—外因和国内自身原因—内因);然后,着重探讨国外对华反倾销的内、外部原因,对促使我国出口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内在机制—“倒逼机制”,建立“倒逼机制”模型,再对模型进行个案实证模拟;最后,对如何利用反倾销“倒逼机制”的积极作用,加速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的转变,提出了几点建议。研究结论是:从长远看,国外对华反倾销有利于促进我国出口增长方式从低价竞销为特征的“粗放型”向出口量价齐升为特征的“质量效益型”转变。对此持反对意见的根本原因,是将对华反倾销看成纯粹的贸易摩擦,只看对我出口增长的危害这种短期效应,而没有深层次地分析对华反倾销的成因,对我国出口增长方式转变的长期的积极效应。
其他文献
本论文首先主要通过概括介绍国内外经济学界在产权与企业理论方面的理论研究现状,说明本论文的理论研究重点,并为论文的后续内容对产权与企业理论的具体研究铺垫了理论前提。其
我国IPO高抑价率的现象的产生,既有IPO市场的共性因素,也有我国IPO市场特殊的内在因素。作为一个新兴的、正在逐步转型的市场,我国的市场特征以及股票发售机制都表现出了与成熟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社区经济蓬勃兴起.社区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地位、价值、功能等日渐显现。社区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了社区金融
本文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资本配置进行了研究。文章采用了横向比较研究法,在分析西方先进银行的信用风险计量和资本配置经验的基础上,比较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差距、不足,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