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信号的传输和存储,无论在可靠性、抗干扰性、保密性还是价格方面都远优于模拟信号,但数字化后的信号所占频带大大加宽,因此必须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减少信号所占的带宽.在语音处理领域,语音压缩编码技术已蓬勃发展了近二十年,取得了许多成果,其中国际电信联盟(ITU)于1996年推出的语音压缩编码算法标准G.723.1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能以5.3Kbit/s和6.3Kbit/s两种编码速率提供较好的合成语音质量。但该算法存在计算量和数据存储量大等固有缺陷,而且实际系统一般都必须重点考虑性能价格比因素,这样的系统不可能像PC机捉供那么丰富的资源,所以必须寻找一种运算功能强大而且价格又较合理的芯片才能把G.723.1标准应用于实际系统中。在本论文中,我们以TI公司的C541芯片为硬件系统,实时实现了G.723.1语音编码算法,经本系统处理后的实际合成语音具有较高的编码质量,能达到通信的要求。论文第一章介绍语音信号的产生和接收过程,并给出语音信号离散时域的产生模型。第二章介绍语音信号压缩编码技术的分类、语音压缩编码技术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以及语音压缩编码的最新发展情况。第三章介绍了G.723.1算法的主要原理,并对G.723.1算法中使用的主要编码理论以及G.723.1标准的主要算法作了重点介绍。第四章介绍了系统的硬件及软件设计,并给出该系统的测试结果。第五章对本论文作了简要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