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化学光整加工是以电化学阳极溶解为基础的,是一种非传统光整加工方法。电化学光整加工的优点不仅体现在提高零件加工质量,而且表现在可使零件具有良好的表面微观几何轮廓,生产效率高,整平速度快,不受硬度,强度等因素的影响。大量的实践与研究结果显示,电化学光整加工的整平效果是流场、温度场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的结果,其中极间流场是影响整平质量的关键因素,阳极与阴极之间的间隙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工艺参数之一。提高整平质量的有效措施之一是缩小极间间隙。因此,在光整加工中极间间隙一般控制在0.1-0.5mm左右,属于介尺度范畴。同时,随着间隙尺度的微小化在宏观中可忽略的一些影响因素在介尺度中变得重要起来。因此在电化学光整加工中电解液的速度分布,压力分布,尤其是阳极表面粗糙度对极间流场特性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目前,国内外对电化学光整加中介尺度下极间流场特性方面还缺乏研究。本文分析了电话学光整加工极间极间流场的特性及零件表面微观轮廓形貌。结合气、液两相流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极间电解液流场的研究思路。按照流体力学相似原理建立了极间间隙流场特性的实验装置,对流体的流动参数进行测量,采用CCD相机拍摄了试验段内电解液的流场特性,工件表面粗糙度对气_液两相流动的影响,以及进口段的流动状态。探讨了不同粗糙板模型对流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电化学光整加工极间电解液流场是微尺度下的气、液两相二维流动。其中氢气气泡的分布,孔隙率,形状对流场有一定影响,极间电流场和流场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两种粗糙模型试验段内由底板的不平整等因素而出现流线不平行于轴线,出现紊乱现象,存在明显的纵向涡流结构。并且底板为三角和正弦模型的试验段内通过拍摄而得到的流场分布对比图中看出几何差异对有流场有明显的作用。由此可知,本文研究对极间流场的进一步研究和分析表面形貌特性对电流场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实际研究价值与广泛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