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缸栽荷花(Nelumbo nucifera)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Pb(NO3)2溶液浓度下铅在荷花各器官中的积累及对其生长和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低浓度(≤100 mg/l)Pb(NO3)2溶液下,随着浓度的升高,铅对荷花的毒害作用加强,荷花植株伤害症状表现明显。在高浓度(>100 mg/l)Pb(NO3)2溶液下,随着浓度的升高,由于NO3-的影响,铅对荷花的毒害作用消除,植株的生长水平与对照相比相当甚至有超过的趋势。2.在低浓度(≤100 mg/l)Pb(NO3)2溶液下,Pb2+胁迫起主导作用,显著降低荷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与叶片铅含量之间表现出显著负相关;铅破坏荷花叶片细胞膜的完整性,增加了叶片细胞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含量及细胞相对膜透性;可溶性蛋白质作为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降低;荷花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在高浓度(>100 mg/l)Pb(NO3)2溶液下,Pb2+的抑制作用逐渐消除,NO3-的影响凸现出来,促进了植物的生长发育,降低了各器官中的铅含量,各种生理指标与在低浓度下的趋势大致相反。3.在不同浓度条件下,荷花植株都可以通过根系吸收铅并在各器官中积累。铅在植株各器官中的积累强度表现为:须根>叶柄>顶芽>叶>藕。荷花吸收的铅绝大部分积累在根系;各器官铅积累量随着Pb(NO3)2溶液浓度的升高,在不同的浓度下先后达到峰值,超过这些浓度时,它们的Pb含量都有所下降,但是到低谷后又随着浓度的增加而略有升高,变化规律呈先升高——后下降——再略升高的斜“N”字形。4.荷花对铅污染有较高的耐性,有一定的修复铅污染的潜力。但是荷花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Pb含量比值很小,通过连续多年收获其地上部分的方式来净化水体很难达到明显的效果,如果连根一起清除又必然增加了劳动成本,所以通过试验分析,我们认为荷花在修复重金属污染水域价值不高。5.试验证明氮肥可以缓解铅对植物的毒害作用,所以对受铅污染的水体中施入氮肥等肥料,以利于荷花正常的生长发育。本文主要对Pb(NO3)2对荷花器官生长的影响、铅在荷花体内的积累规律、荷花的生理响应和荷花对环境的影响及其食用安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