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斌对个体生命悲剧的探索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595739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人的生命的认知与探索,是一个历久弥新的课题。不同时代的不同个体对生命的体验与理解亦不尽相同。而作家的写作,正是要寻找一个合理而有效的切入点,透析生命内在的脉络与纹理。徐小斌以“爱”的分合变动为突破口切入内蕴复杂的生命景观,由此洞见个体生命由“分离”至弥合的追求态势,而这期间艰难而激烈的反拨过程以及最终无法逃脱的破败结局,则凸显了徐小斌对个体生命问题的思索。对徐小斌而言,这是一个既包含着对生命的清醒认知,又不乏质疑和困惑的探索过程。本文主要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生命的分离与弥合。首先从人本主义的角度,阐述生命的诞生与成长是一个逐步意识到“分离”并试图弥合的过程。而“爱”就是徐小斌所寻求和坚守的弥合之路。这也就找到了文本中彼此分离的个体执着甚至偏执地寻求“爱”的融合的根源。徐小斌既肯定了“爱”对人的重要性以及它弥合生命“分离”的积极意义,又不遗余力地展现“爱”的破碎、衰败及其致命的摧毁力量。文本中主要体现为母爱的霸权与残酷、情爱的错位与破损、友爱的脆弱与背弃。这导致了生命弥合之路的阻滞与断裂,并不可避免地造成个体的心灵创伤与精神失衡。第二章是生命自我平衡的多重指向。个体为平复生命受挫的焦虑,使受创失衡的自我重回平衡状态而做出了一系列的反拨,主要表现为对现世他者的报复、向异时异域的逃离、悲悯的内在担负等指向外界或退回内心的几种行为方式。然而,这几种企图平衡生命焦虑的方式再次失效,又一次加剧了身陷困境无以逃遁的生命悲剧。另外,她还关注与上述“沉重的生活”相对的另一种生活模式——放弃灵魂重负的轻逸生活,进一步拓展了她对个体生命问题的思考向度。第三章是生命悲剧的认知与超越。从在世的个体生命与社会、与他者、与自我的关系入手,揭示出个体生存之“漩涡”。主要体现为个体的理想与追求在社会大潮中的覆灭、人际间“爱”的艰难与破败、自我内部力量的冲突与人格的分裂。徐小斌竭尽能事地展现个体在生存“漩涡”中的渴望、挣扎与无助,表达她对生命的悲剧性理解与认知。然而,她又赋予人物敢于选择、主动承担、执着不悔的精神,从而使生命具有了沉重的“存在感”。徐小斌在正视人性弱点与生命脆弱性的同时,展现了生命激情迸射的昂扬与壮美,从另一个层面使生命实现了对自我有限性的超越。徐小斌以一种反拨的姿态,言说必然性的个体生命悲剧。她清醒地看到失败与悲哀,但也没有忽视人物追求的激情和反抗的勇气。这种对生命的清醒与乐观,在这个喧嚣纷扰的年代显得尤其可贵。这也正是我论文选题的缘起所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观察龟鹿二仙胶及其拆方对豚鼠软骨细胞Ⅱ型胶原和蛋白多糖合成的影响,探讨龟鹿二仙胶的配伍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豚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龟鹿二仙胶及
石墨烯因为其独特、优异的机械、电导以及物理性质而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但是石墨烯的应用还需要将石墨烯组装成各种各样的宏观的结构。化学氧化石墨法制备石墨烯目前可以规
目的:寻找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植入的策略研究,探讨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第14d及第7d予BALB/c小鼠输注C57BL/6小鼠的脾
晚唐时期,国家危机重重,时代精神趋于崩溃和没落,士人的心态也急剧发生变化。在此背景下,胡曾将目光投向历史,反思现实,沉郁的心态使他的咏史诗蒙上了一层悲剧色彩。他的政治
贾仲明是元末明初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家,他几乎涉及了戏曲创作的各个方面,既有杂剧、散曲创作,又有相关的理论著述,是一位全面的戏曲家。贾仲明早年流寓江南,与当时许多戏
《退庵诗话》是清代岭南诗话中重要的一部诗话之作。其特点是理论与文献并重,但“录”大于“论”,其文献价值要大于理论价值。虽然论者往往以“老生常谈”来评价《退庵诗话》
考察了《纪元历》五星定合算法,构建了五星定合算法的数学模型,分析了《纪元历》五星定合算法的合理性,计算了《纪元历》五星定合算法的精度,木星、火星、土星、金星和水星的
全过程造价管理是动态管理,以目前费率招标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全过程造价管理的控制点,总结经验为以后项目管理提供参考。
甘草酸(GL)是甘草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微生物转化甘草酸是获得更高活性物质单葡萄糖醛酸基甘草皂苷元(GAMG)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对原始黑曲霉IS254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