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养猪业分散,规模小,产生的养猪废水当地环境便能消纳,而新兴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废水排放量大,当地环境无法消纳,致使环境急剧恶化,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继出现了自然处理和工业处理两大模式,且已经初见成效,但面临问题依然严峻。基于此,进行了初步探索研究,采用小球藻与活性污泥共固定化结合SBR处理养猪废水,通过小球藻的驯化与培养、固定化藻泥颗粒制备条件优化以及固定化藻泥颗粒结合SBR处理养猪废水效果实验研究,获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点:(1)优化复合载体及交联剂配比实验设3因素4水平正交实验,得出针对CODcr、NH3-N、TP,各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能力大小为分别为PVA>CaCl2>SA、SA>PVA>CaCl2、SA>PVA>CaCl2,载体及交联剂的最佳配比条件为质量分数5.0%的PVA、0.8%的SA以及4.0%的CaCl2。(2)优化小球藻、活性污泥及载体配比实验设3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得出针对CODcr、NH3-N、TP,各因素对本实验的影响能力大小分别为活性污泥>小球藻>载体、活性污泥>小球藻>载体、活性污泥>载体>小球藻;最佳体积配比分别为小球藻:活性污泥:载体=0.5:2.0:0.5、0.5:2.0:2.0、1.0:2.0:2.0。权衡分析得出小球藻、活性污泥以及载体体积配比的最佳值为0.5:2.0:2.0。(3)优化固定化藻泥颗粒粒径实验设5水平实验,3号实验组中CODcr、NH3-N、TP去除率最高,分别达到51.80%、58.06%、89.88%,故固定化藻泥颗粒粒径最优化条件为采用12号针头制备,粒径大小约为4mm。(4)固定化藻泥颗粒最佳投入密度实验中设5水平实验,3号实验组处理效果最佳,CODcr、NH3-N、TP去除率分别达到59.07%、63.91%、92.77%,结果表明固定化藻泥颗粒最佳投入密度为1000颗/150m L,换算为平均每毫升6.67颗。(5)SBR自动控制系统运行至第8天趋于稳定,SBR3出水CODcr、NH3-N、TP、色度去除率分别高达71.18%、90.64%、91.13%、68.75%,前三者出水平均浓度分别为295.08mg/L、46.06 mg/L、4.84 mg/L,均远低于《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最高允许日均排放浓度;小球藻与活性污泥生长良好,固定化颗粒可压缩性强度以及耐曝气强度均较好;SBR1、SBR2、SBR3运行效果差异表明小球藻与活性污泥是藻菌互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