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视角看全球经济失衡问题——兼论人民币国际化选择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p396526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雷顿森林体系实行后的60年间,美元占据国际货币体系的主导地位,扮演了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角色。美国政府长期奉行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政策,造成美国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性,使美元信任危机大幅上升。由于美国经济在全球的重要地位,美国政府的收支平衡不再是单纯的国内问题,而成为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特别是2007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扩散、国内金融危机演变成了世界范围内的金融危机,更反映了美国经济失衡对全球经济的重大影响。全球经济失衡,不仅体现在贸易方面,还体现在国际货币领域,许多国家在审视、反思当今国际货币体系弊端的同时,提出改革国际货币体系的要求。与此呼应的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经济和金融加速发展,客观上要求人民币走出国门,加快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本文阐述了货币国际化对经济影响的相关理论,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在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比较布雷顿森林体系和牙买加体系的框架、运行状况不同的基础上,研究了近年来国际货币体系表现出的新特征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从汇率制度、国际收支调节机制、国际储备结构和国际货币机构职能作用等方面,提出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指出人民币应当在一定范围内承担起国际货币的职责,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再造,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占有与经济总量相当的份额。文章关注了中国近年调整外汇结构合理性的具体措施,指出加强外汇储备管理意义重大,与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保障、相互促进。本文通过分析人民币国际化条件、成本和收益,讨论了现阶段中国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路径和具体措施,认为成立亚洲货币基金组织对促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具有战略意义。最后,在人民币国际化道路选择、外汇储备管理、加强与亚洲国家和地区金融合作方面提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东亚经济的起飞经验表明,外资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一个经济发动机作用,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我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外资扮演了不可替代的作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然而当前农村金融交易成本居高不下,供求矛盾十分突出。为了缓解农村金融供给主体可持续发展与引导资金投向“三农”的矛盾,政府对农村金融机构实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逐步加快,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实施跨国战略联盟也越来越被国内外企业所青睐。通过实施跨国战略联盟,企业间实现了资源、市场和技术等方面的共享
研发是一个国家创新的核心和灵魂,研发投入绩效的高低会对国家的创新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等各个方面产生很大影响。但是近年来我国的政府研发投入产出效率并不理想。因此,分析研究我国政府研发投入效率问题,对于调整各地区的政府研发投入力度和结构,促进各地区政府研发效率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主要在以下方面对政府研发投入产出的现状作出简要阐述。首先,根据R&D经费支出、R&D投入强度、研发人员全时当量等指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