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样跳绳不仅起源较早,历史悠久,而且还是青少年们都很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与传统的跳绳相比,其具有的趣味性、竞技性及良好的观赏效果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乐于参与到其中。近十年来,花样跳绳运动已经在北京市中小学中普遍开展,花样跳绳运动的课堂教学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本文通过对北京市的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统计,以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研究为切入点,并采用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问卷调查等形式对参加北京市2017年阳光体育小学花样跳绳比赛的80所小学的教师和学生、跳绳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了调查、访问。对目前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考核评价方法的可行性等内容进行调查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内容较多,教学种类丰富。从花样跳绳教师的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学场地的利用及课堂学习效果等几个方面来看,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呈现较好的形式。2、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过多的关注评价结果,忽略整个评价过程;评价标准不客观、评价时间不合理;评价结果没能做到及时地反馈;缺乏专门的评价指标等问题。3、根据调查现状并结合花样跳绳的课堂教学,将专家的意见进行分析后并总结归纳。最终确定: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效果为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的一级指标。又将其分解为教案准备、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步骤,组织教法、师生互动、课堂气氛、学生技能掌握等23个二级指标,分别对各个指标进一步细化,制定出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标准。这一评价标准对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的开展以及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方面都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4、在进行北京市小学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时,评价应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学校和花样跳绳教师应对占有较高权重的评价指标予以重视,做到有针对性主次分明的进行评价。不断提高花样跳绳课堂教学效果评价质量,并在实际评价过程中保持评价指标的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