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1世纪,社会信息化高度发展,信息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应用。教育信息化成为教育面向信息社会的要求和必然结果。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挑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教学管理等各个工作环节必须实行有效的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技术作为课程改革的先行实验科目,无论从自身学科角度还是从整体教育改革的要求上来说,探索新的适应信息技术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模式都是必要的,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需要有实质性的改变。而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是信息技术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对锻炼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都有很大的作用,在全国和江苏的课程标准中都包含有这个模块。而目前在包括我的实验学校在内的很多学校,如果不是以通过学业考试为最高目标的话,那在这个部分的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困惑,急需更好的办法加以改善。JITT模式源自美国,它是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二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模式充分体现了Blending Learning的思想和理念——传统面对面的教学与数字化教学相互整合,既不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同时也很好地把握了学生的学习主人公的自我效能感。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用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的实验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论证了利用JITT模式进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在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学习成绩、培养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技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的实践研究为将利用JITT模式进行教学的教师提供借鉴,也为有关理论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文在借鉴并学习前人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利用JITT模式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研究的背景、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现状、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意义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JITT模式理论概述及理论基础,阐述了JITT模式的产生、内涵、目标、核心、实施步骤;以建构主义、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理论为基础,分析JITT模式理论。第三部分JITT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验研究,基于前一部分的理论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法,设计基于JITT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研究,分析实践的效果。第四部分总结,论述了本研究的研究结论,分析了研究中的不足,对研究的进一步开展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