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孔硅的纳米药物传递系统的构建及抗肿瘤作用研究

来源 :江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hcoolr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由于内部孔径可控、载药量高、生物相容性好而用于构建纳米药物传递系统,在疾病诊断、治疗的临床研究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为提高癌症化疗的准确性,本工作设计了两种以MSN为模板的多重刺激-响应型药物载体。结合肿瘤组织的特殊微环境和外部刺激,合理设计载体对药物的递送策略,提高治疗效果。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在第一部分,我们构建了双响应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并研究了其抗肿瘤活性。首先制备了粒径约60 nm的MSN,使用二硫键在其表面修饰β-环糊精,并通过偶氮苯与β-环糊精之间的主客体作用在粒子表面引入聚乙二醇,得到紫外/还原双响应的MSN-ss-CD/mPEG纳米粒子。表征结果显示MSN-ss-CD/mPEG尺寸均一,约227 nm,分散性良好;粒子包载模型药物阿霉素后,能够响应紫外、还原条件的变化控制药物释放行为,而在两种刺激并存条件下,48 h的累计释放率可达到53.8%,较无刺激组提高4倍;细胞内吞及体外抗肿瘤测试结果表明,DOX@MSN-ss-CD/mPEG具有良好的选择性,能够提高针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在第二部分,我们在上一章节的基础上设计了具有肝靶向的双响应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在MSN表面通过二硫键修饰β-环糊精并以其为主体,含半乳糖及偶氮苯的聚合物GAP为客体,通过主客体作用在粒子表面形成半乳糖涂层,得到肝癌靶向且具有紫外/还原双敏感作用的纳米粒子MSN-ss-CD/GAP。纳米粒子的微观形貌测试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平均粒径约为124 nm。药物释放研究表明,载体在紫外和还原双重刺激下可快速释放药物,前48 h的累计释放率可达51.24%,比紫外刺激、还原刺激和无刺激组分别高出24.63%、8.19%和37.36%;表面糖基化的载体可高效递送DOX进入HepG2肝癌细胞中,并响应刺激表现出增强的毒性;紫外刺激下,含药载体对HepG2、HeLa和COS7细胞的IC50值分别为2.05、3.75和6.60 mg/L,表现出良好的治疗选择性,且生物相容性良好,具有用于肝癌靶向治疗的潜力。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创新发展受到高度重视。自2017年起,科技行业已经逐渐逆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二大动力。高新技术企业作为创新主体,以其高技术创新
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探讨了2000—2011年江苏省入境和国内游客的年际变化、时间分布、空间集聚性和空间格局演变.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尺度上,江苏省大部
由于特种设备具备两大特点,涉及生命安全,实践危险性较大,所以在应用时必须要保障生产资质。文章在了解承压类特种设备类型的基础上,针对现有特种设备规范,分析承压类特种设
随着城市的发展、汽车时代的来临,城市传统的公共空间及其户外生活走向泯灭,城市公共空间质量急剧下降.该文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反思,引入上世纪末兴起的新城市主义思潮,解读并
目的:目前糖尿病被认为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国际卫生问题之一。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药物种类繁多,达格列净及利拉鲁肽是治疗T2DM,尤其是超重T2DM的有效药物。本研究通过对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对超重T2DM的主要指标、次要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观察,为超重T2DM患者找到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超重T2DM患者90例,分为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组(Dap+Lir组
随着数码类产品以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锂二次电池的要求逐渐提高。具有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的固态锂电池受到了极大关注。作为固态锂电池的核心,锂离子传导率
沿着中原路进入杨浦区殷行街道,宽敞的林荫大道上,商铺与社区服务中心间隔分布,绿意盈盈的社区紫藤广场,让老旧小区焕发出新的活力。“周边交通越来越方便了,睦邻中心是我们老百姓
报纸
为分析不同风速对巷道火灾中烟气蔓延规律的影响,以察哈素煤矿运输平巷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软件FLUENT对风速分别为0.5 m/s、1.5 m/s、2.5 m/s、3.5m/s时巷道内火灾烟气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出行需求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不仅如此,“共享经济”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当中,随之而来的是共享出行企业呈现
随着海外工程的增多,在项目履约和实施中暴露出各式各样的问题,尤其是项目合同管理工作.项目合同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项目的成败,决定着业主与承包商的利益是否能得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