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规训”——福柯的教育观述评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tong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福柯的教育观进行了述评。福柯为我们留下了有关主体、话语、规训、微观权力等众多的思想瑰宝。他的著作中虽对教育的阐述篇幅不多,其关于“知识-权力”、“规训技术”等命题也并非专门指涉教育领域,可是其研究的内容极大地拓展了教育研究的空间,其“规训”思想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学术话语。因此,研究其教育思想有着现实意义。文章论述了微观权力的主要特点以及福柯的“知识-权力”命题的主要涵义,并对福柯的教育观进行了述评,最后从批判教育学的角度讨论了福柯的教育观对当代的启示。当前,我们的教育是充满“规训”意味的;知识是“非客观”,打上权力烙印的;权力在教育场域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规训作为一种权力运作技术,其运行形式主要有: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考试)。通过一种自动的、连续的权力运行方式,一种对教育空间的划分,对教育时间的切割,无所不在的纪律和处罚以及一整套规范化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区分和裁决。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福柯教育观的主要内容。知识观:知识是多元而繁复的文本,具有非客观性;主体观:消解大写的理性主体;规训教育造成学生的异化和同质化;不存在先验的、统一的教育目的。从中发现了知识-权力的合二为一以及教育中存在的“压抑与控制”模式,可以得出“规训教育”是一种“见物不见人”的“制器”教育的结论。批判教育学派的教育主张与福柯教育思想有相同之处,二者都探求教育中的意识形态的踪迹,教育所具有的规训特征,知识的非客观性,知识-权力二者的合谋。当前教育学研究取向中的重新审视教育中的政治因素,重提知识的有用性与合法性,重新认识教师角色等研究视角的转变,可以说明福柯对当代教育学研究的影响。
其他文献
当前,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科技、重视科学教育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建设创新型国家方面的作用,改革科学教育也成为人势所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新一轮的国际科学教育改革浪
本研究采用走访、座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以及归纳等方法,就新世纪我国高校体育师资素质、能力及其培养策略问题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研究运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相关理论,从全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系列政策的推动下,我国民办高校取得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发展过程中,法人属性不明、产权不清、财政扶持不到位等矛盾日渐
我们对陌生人严加防范,幼儿却避免不了伤害;我们对熟人信任有加,幼儿却惨遭毒手。不禁让人思考一个问题:幼儿对“陌生人”与“熟人”有怎样的人际交往观念?确定好研究问题后,我采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小学至高中必修的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关注学生个性化、差异性发展的差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要求。伴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差异教学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
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自主成长型教师,他们以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于学科教学而闻名,在国内基础教育实践领域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可以说是真正的信息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益智类节目自国外传至我国,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几次变革与创新,节目形式由当初单一的知识竞赛发展为现在兼具娱乐性与知识性的新型益智类节目。益智节目在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