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IMO-OFDM系统的STTC性能分析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频谱资源显得日趋紧张,要求人们努力开发高效的编码、调制以及信号处理技术来提高无线频谱的效率。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空时编码技术在发射端引入空间和时间相关,使得接收端获得分集增益的同时也可以获得编码增益。目前空时码主要有三类:分层空时码、空时分组码和空时网格码。其中,空时网格码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在性能上有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提供分集增益,而且能够提供编码增益,但是其维特比译码算法比较复杂。本论文详细研究了空时网格码的编解码算法,将其与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相结合形成STTC-OFDM系统。 本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研究了各种信道建模方法,建立了窄带MIMO信道模型和宽带MIMO信道模型;其二,在平坦衰落信道下,研究了不同的编码矩阵、状态数以及收发天线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其三,在频率选择性信道下,为了对抗ISI,引入OFDM调制技术。在IEEE802.16e协议的SUI信道中,研究了两发一收、两发两收的STTC-OFDM系统的性能,并与未编码的MIMO-OFDM系统进行了性能比较,得出其优势所在。研究了不同的编码矩阵、SUI信道、交织和多普勒频移对STTC-OFDM系统性能的影响。对于具体的SUI信道,选择合适的编码矩阵和码长,得到了较好的系统性能。
其他文献
在带宽受限的有误信道(如无线信道)上进行视频传输面临着一些很有挑战性的问题,其中突出的一点是:一方面,为了提高带宽利用率而进行压缩得到的码流对信道比特误码非常的敏感,而另
以量子力学为基础的量子信息学为信息科学和技术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理基础,为信息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原理和方法。量子多址信道容量为多用户量子信息传输奠定了基础,量子多用
SIP是一种基于文本编码的协议,凭借其简单、易于扩展、便于实现等诸多优点越来越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在3GPPR5中,采用SIP作为会话控制协议。由于消息体大,无线接入技术的带宽相
本文基于一种多模式无线视频传输原型系统,研究了其中无线视频终端进一步升级与扩展的若干技术关键问题及其实现,包括无线模块硬件接口、多网络传输模式切换及嵌入WebServer等
随着3G业务的发展,人们要求网络能够提供数据、语音、图像、视频等移动多媒体业务。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关键之一是要解决多媒体业务端到端服务质量(QoS)保证的问题。3GPP在UMTSR
移动AdHoc网络(MANET)是一种无中心节点的特殊无线移动通信系统,所有节点地位平等,具有独立组网、动态拓扑、健壮性强等特点,非常适合应用在战场、救灾等特殊的场合,目前已有很多
认知无线电(Cognitive Radio,CR)技术能够智能地、动态地管理频谱资源,改变过去静态分配频谱的机制,有效地缓解频谱资源紧张的局面,从而显著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近些年来受
无线移动通信自上世纪70年代起,经过了第一代的模拟移动通信系统(1G),第二代的数字移动通信系统(2G),至今已发展到能支持更高速率、不同业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目前,一些